“普军初次的造船渡河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卡尔一世和他背后的腓特烈·威廉二世是都不会就此轻易放弃的,普军一定在酝酿着更加大规模的攻势。其实想来,普军能做出的战术安排也是比较有限的,比较可能的还是利用自己人数规模的优势,同时在多个地点发动强攻,使得我们首尾不能兼顾,最终如果有一个点被突破,普军渡河成功,他们很可能就可以通过这一个点不断扩大战果,最终使得我们的整条防线崩溃。”郭新叙述道。
尤利乌斯是防线的指挥官,他说道:“不管是普鲁士在我们这条防线的任一一个地方开始造船或者架设浮桥,我们的侦察力量都会侦知,那样我们可以像之前一样,迅速地将炮兵转移过去,对他们进行覆盖,从而解除危机。”
郭新摇摇头,分析道:“你说的也没有错,但是普鲁士人虽然死板,但面对这场战斗,也是十分用心的。我们确实可以做到及时响应普鲁士人的造船或者架桥,但是普鲁士人也许会通过尝试逐渐摸清楚我们的调动情况和火力部署。当然如果他们更聪明一点,可以在我们炮兵所不及的地方造船,然后或者用畜力,或者挖掘沟渠让那些渡河小船入河,最终对我们发动全面进攻。我几乎是可以肯定,普鲁士人会选择同时在多点渡河的方式,而这对我们的防守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尤利乌斯也认同郭新的话,道:“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是否需要派遣特战小队泅渡到对岸破坏他们的造船行动?”
德意志兵团在成立多年的时光中,也打造过一支特种部队,执行一些敌后刺探、破坏、爆破一类的任务。这支特种部队现在也正式转隶德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作用却并不小,尤利乌斯也在唐军中呆了多年,自然懂得特种作战的一些关键。
郭新点头道:“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尝试的,毕竟我们无法太过被动的进行等待。要知道,单纯把普鲁士军队堵在易北河的东岸,对于我们来说算不上胜利。奥地利人正在向着战场靠近,而且他们的出兵方向是我们的南方,我们没有易北河将他们挡住了,那样一来,我们两面受敌,而且兵力上面临全面的劣势,想要取胜就更加困难了。”
说实话郭新并不喜欢现在这种感觉,因为战役的主动权实际在联军手中。最好的局面是卡尔一世发动的进攻在德军手中受到挫败,而且普军发生了比较大的伤亡和挫败,甚至被震慑,然后布吕歇尔挥师再次击败奥军,那么整个战场情况将会比较有利于德军。但是如果僵持下去,普奥联军完成合流,那么对于德军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利了。
第573章 莱比锡战役(五)
按照预计,奥军需要二到三周的时间抵达莱比锡战场,这场战役于是出现了下面这种诡异的局面:德军希望拖下去因为后方可以武装起更多的军队,参与到战争中来,但同时也不愿意继续拖下去,因为普奥两军会师之后必然给德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普奥联军希望拖下去,因为等到他们把大军集结完成,就能够给予叛军最沉重的一击,但他们也不愿意拖下去,因为国际主义革命的强大之处已经越来越被贵族们所知晓,如果这场革命继续蔓延下去,必然会彻底动摇整个德意志的封建统治基础,即便这次的革命被镇压了,接下来受到煽动的群众会不断地发动新的起义,直到诸侯们彻底灭亡的一天。
在整体的战略上,大方向德军是要击败普奥联军,逼迫他们来到谈判桌上,从而保住初步的革命果实。到战场进行的层面,德军要实现给予普奥联军决定性重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普奥联军基本上是在三个方向,卡尔一世所率领的普军主力在西侧;奥地利陆军元帅荷亨洛赫亲王率领的奥地利军团、波西米亚军团、匈牙利军团在东南侧;符腾堡、巴伐利亚以及奥地利的一部由克勒法伊特伯爵带领,准备从南侧攻入。
本来就兵力有限的德军就不得不同时顾虑来自三个方向的敌人,而且多达十数万的敌人,想要在战场上从容将其击破,势必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普军在首次的渡河尝试失败以后,卡尔一世并没有消极地等待援军的到来,而是确如郭新所料,用多种策略复合的方法,企图强渡易北河,对德军进行打击。一方面,卡尔一世组织普军的一部以及萨克森的部队,仍旧在莱比锡以东的易北河河段打造渡船;另一方面,卡尔一世却带领两万多普军的主力,沿着易北河向西北移动,企图在普鲁士控制的马德格堡渡河,然后形成对莱比锡德军的三面合围,彻底击败这一股德军。
德意志共和国控制了汉诺威和易北河西岸的萨克森地区,普鲁士的马格德堡地区实际就形成了插入国革控制土地中的一个突出部。跟随唐军学习和训练多年的德国军官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布吕歇尔在拿下不伦瑞克之后,虽然带兵继续南下,不过德军第一师两个团也随即进驻不伦瑞克地区。当然这两个团其实并不满编,实际比较有战斗力的,每个团只有一个营。不过,第一师的这两个团很快就靠着吸收当地兵源,扩充到了大约两千多人到三千多人的兵力,虽然大多数的士兵都没有经过太多的训练,不过至少他们在武器上都是得到了德军最优的武器,而且战斗意志比较旺盛。
尤利乌斯在察觉卡尔一世的动向之后,明白要维持莱比锡的易北河防线,就不能让普鲁士人从北部易北河渡河而下,总司令布吕歇尔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一封电报拍到了不伦瑞克,命令那里的第一师52团和55团立即前出,占据普鲁士的马格德堡和斯滕代尔等地。帮助德军作战的还有人民卫队的力量。
战争爆发之后,普鲁士人虽然有意增强边境的防御,不过核心重点还是集结主力,随卡尔一世出征,解救萨克森的危机。毕竟当时德意志各诸侯都在皮尔尼茨,如果德军进展太快,攻破了德累斯顿和皮尔尼茨,那诸侯们显然就危险了。所以卡尔一世带兵南下萨克森也是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如果让卡尔一世选择,他会直接出兵不伦瑞克,从中将南北的叛军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