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页

腓特烈·威廉二世道:“我过后回去看看这些东西,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结束这场该死的叛乱,恢复应有的秩序。”

腓特烈·威廉二世有些话没有明着对卡尔一世说出来。从一些角度上来看,这场叛乱对德意志各邦国的君主制是一场灾难,但也不一定对普鲁士完全没有好处。普鲁士一直都有统一的意志的宏愿,腓特烈·威廉二世的才能虽然不算是出类拔萃,但是却同样希望完成这个伟业。

原本西德地区有着大大小小数十上百的诸侯,他们各自有领地和军队,而且碍于种种限制,普鲁士并不能说将他们消灭就消灭了,即便普鲁士有这样的能力。但是现在贵族们要么被囚禁,要么就是落荒而逃了,普鲁士如果将这些地区从国革手中夺取,即便重新复辟原本的贵族领主们,但是普鲁士却可以施加影响力,将这些地区置于普鲁士的控制之下。当然更直接一些,可以将其变为普鲁士的直接领土,那样一来更方便。整合大大小小邦国之后,普鲁士便具备排除奥地利,单独建国德意志的可能了。

这是腓特烈·威廉二世建立在普鲁士的强大军队的前提上的事情,在他看来,虽然革命武装好像很强大,但是人数终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泥腿子,他的普鲁士大军只要一开到,就能把局面给扭转过来。

而他的陆军元帅卡尔一世却对这个问题并不那么乐观,不同于国王陛下,卡尔一世对于这次的革命战争是极为重视而惊讶的。在此之前,他也见过平民进行的暴动,历史上的德意志农民战争也是规模浩大,可是从来没有一次的暴动的暴烈程度是这样的。卡尔一世的下属向他形容,“几乎一夜间,全城的人都起来反对我们了,士兵们作战还要担心自己的背后,被平民袭击,更可能担心自己的同袍可能也被国革吸收了,转过头来就会将刺刀刺入他们的身体。”

卡尔一世掌握的其他地方的情报也基本大同小异,其他城市的市民们也都拿起了武器,帮助国革的革命武装对付诸侯的军队。农民们突然团结起来,拿着武器冲入了贵族庄园主的家中,将贵族的狗腿们击杀,把那些劣迹斑斑的地主处死,宣布土地属于他们自己。

这是卡尔一世所不熟悉的一种战争,他对付的不是外国君主的军队,也不是普通那些没有什么组织和纪律的暴动者,而是拥有可怕的煽动洗脑能力,并且动员和组织力也极为惊人的一个组织。让卡尔一世同样担心但是,汉堡这个大港口掌握在国革的手中,来自大唐的各种武器和物资源源不绝地抵达德意志,而普鲁士没有丝毫的办法去阻止。欧洲的军事家们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唐人拥有着超过欧洲国家的武器装备,现在的革命武装就使用的是更加优秀的武器,普鲁士的装备在欧洲平均水平之上,但也绝对无法对抗唐制武器的。

卡尔一世提议腓特烈·威廉二世道:“陛下,我们暂时无法确切地了解敌人的情况,这些叛乱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实力,多少军队,多少人是被他们蛊惑的,大唐对于这场暴动究竟持怎样的态度,如果贸然出兵,是极为不智的。”

然而腓特烈·威廉二世却坚持道:“在这群叛党如此嚣张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还能坐视?贵族们的体面和王国的尊严都受到了伤害,而且我们的军队是这么的强大,面对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不会畏惧。”

第568章 大战的肇始

腓特烈·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大胆而轻佻,很多时候甚至情绪化而冲动。卡尔一世元帅对这位君王的表现也是无能为力,当然卡尔一世也有心通过战争来检验一下国革的武装究竟有多么的强,而且这个检验并不一定是以消耗普鲁士军队为代价的。

在普鲁士决定对德意志革命作出强硬反应的第二天,腓特烈·威廉二世给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二世拍去电报,邀请他前往萨克森的皮尔尼茨会晤,商讨如何应对这场起义,利奥波德二世也很快进行了正面的回应,双方很快确定了见面的日期,并邀请其他德意志邦国的君主前往相会。

只是即便科技在推动着时代进步,但这些个德意志国家仍旧还是习惯于从前的行事节奏,在奥地利皇帝刚刚启程从维也纳前往皮尔尼茨的时候,德意志革命武装力量正式完成了整建。虽然这次的编制大体上仍旧是支起一个架子,而不是真的全面性的整编,但是也第一次完成了德意志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实际编成。

德意志共和国现时比较正规的部队成为“德意志革命武装力量”(revotion·restreitkr·ftevondeutschnd),基石就是一万多名从大唐德意志兵团过来的老兵,辅以一些经过初步军事训练的新征募的士兵。德意志革命武装力量拥有统一的制服,深墨绿色的军装,戴钢盔,有明确的军衔和袖章。这些制服自然是直接从大唐制作的,然后运抵德意志来,看上去德意志革命武装力量的士兵军装比起普鲁士士兵和奥地利士兵更加体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