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

各邦国并不像是大唐,也不及普鲁士和奥地利这样的国家,他们的财政有限,除非有大规模战争,不会征召大量的士兵,所以他们日常的守备力量比较弱,有个数千人就算是非常厉害的了,而大部分时间只有几百人的规模。革命力量一方却是如洪水猛兽一般,首先是汉堡方面训练的革命武装加上德意志兵团和国际纵队,这些拥有比较强战斗力的军队,在出其不意之下,轻而易举地就能击破敌人。再加上来自大唐方面的军事顾问设计的战术,使得革命军队攻取重要节点之后,敌人的反动力量失去反击之力,甚至都自动崩溃了。更不必提城市之中可能有几万居民,然后七八成都是支持革命的,一二成的人甚至都是直接起来发动革命的人,这股浪潮拍打起来,没有哪个封建的邦国能够抵受得住。

白南后来跟友人谈到德意志革命的时候,感叹道,他们是用先进二百年的力量,直接摧毁了落后二百年的力量,这中间差了四百年的程度,所以革命在初期的进展连最初策划革命的唐人都彻底震惊了。

白南等大唐高层是非常理解国革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和组织的,但是当在欧洲国革第一次展露爪牙的时候,连这些始作俑者都担心,自己到底是放出了怎样的一只猛兽。一个还不算是国家的政治组织,在这个阶段已经能够激发出远超欧洲国家的组织力和动员力,以此为鉴,白南也能够设想出大唐国革拥有的能力,更要百倍于德意志国革。

在革命夜,哈里夫斯在科隆带领军人哗变,封建军队转身变成了革命队伍,并连同当地的革命群众,成功占据了科隆。只有零星的战斗发生,科隆的官员大部分落荒而逃,科隆党部顺利地接手了政府的管理。

一夜之间乾坤变,从北部荷尔斯泰因到法兰克福,就在这一夜的时间内,四分之一个德意志地区革命成功,并宣布加入了德意志共和国,这让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们惊愕莫名,更加紧张起来。

第566章 普鲁士的国王

德意志国革在这次的革命中展现了极为强大组织力和掌控力,他们对于德意志西部地区发动的全面起义,一方面能够将各邦国击败,同时马恩斯还命令革命者们严格封锁革命的消息,控制人流。这也使得革命军能够在其他列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彻底在西德地区稳住阵脚。

在革命夜的第二天,原德意志兵团的大校军官克拉瓦西尼率领革命军三千多人,攻占了不莱梅北部的奥尔登堡公国,奥尔登堡公爵虽然勉力组织公国军队进行了反抗,而且在军力上也略胜克拉瓦西尼的革命武装,但是克拉瓦西尼带领的部队用一往无前地气势直接凿穿了奥尔登堡公爵组织的抵抗军,而且仍混合装备前装线膛枪、滑膛枪和纸壳弹后装线膛枪的奥尔登堡军,在火力上也逊色革命军,战斗仅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以奥尔登堡军的全面崩溃告终。

革命夜后第三天,被任命为德意志武装力量总司令的布吕歇尔将军率领革命军主力消灭了不伦瑞克公爵的兵力,成功占领不伦瑞克;两天后,他的副手尤利乌斯又集合革命群众以及革命武装的力量,攻下了卡塞尔,迫使慌乱的黑森·卡塞尔伯爵大惊而逃。

到这个时间节点,革命已经进行了一周时间,消息基本上想控制也控制不太住了。国革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彻底轰动了整个德意志乃至整个欧洲,数十个拥有领地和邦国的贵族们,乃至公爵们都被击败逃亡甚至直接被俘虏。

更让各领主们感到恐惧的是,这场革命是由人民广泛参与的,原本温顺地民众在这些革命者的煽动之下,变成了可怕的洪水猛兽。革命军的力量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人们争先恐后地希望加入德意志革命武装中,排除国际纵队,在一周的时间内,隶属于新生的德意志共和国的革命武装力量已经发展到了三万多人。当然这些部队大都比较零散,而且没有特别确切地编制,但更加恐怖的是,它的规模仍旧在不断扩张着。

另一个让各封建主恐慌的事情是,这支革命武装的武器比保卫他们的军队的武器更加先进。奥尔登堡、黑森·卡塞尔军面对枪林弹雨直接就崩溃在战场上了。虽然这些封建军队都在一定程度上换装了新式的武器,但是他们没有见过新式武器参与的战争,革命武装在战斗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斗志和勇气,他们不顾自身地猛打猛冲,彻底将根本没有这么打过仗的封建军队打懵了。

贵族军队们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对手,也不懂得他们是一支怎样理想主义而大无畏的军队,整个战斗的节奏也是他们完全不熟悉的,往往是他们还没有立好阵脚,对方就如潮水一般一波一波地打过来了,一两次冲锋之后就彻底将他们击败了。

就算是有些军队拥有机枪和火炮这样比较先进的武器,但是革命力量马上会掉来更多地机枪和火炮,封建军队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明明革命军只有几百到一千人的规模,却能拥有十几二十门的火炮为他们提供火力支援。

不管如何,德意志革命武装用摧枯拉朽的节奏,将一众西德的小邦彻底摧毁,并且建立了革命政权,并进一步发展革命群众,扩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