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一听,似乎也颇有几分道理,更为犹豫了。
胡发奎冷笑一声,给于英一个眼色,于英立即搬来两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俱是大唐花洋,银光闪闪的样子格外动人。
“这钱就在各位老乡眼前,谁要去大唐,这便可领了这二十块银元,等过上些时日唐人的大船来了香港,便可以去了,一月功夫就能到。到时候分了田地,五年内还无税赋。大唐是言出必践的,各位都是赶上了好时候,若是再过些年,怕是便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这兰芳不过是一帮泥腿子勾连起来的东西,无枪无炮,更无学识本领,哪里比得过大唐已然建立共和之国,体恤民力,重民生计,若是不傻的,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李念来仍是不服,决心要破坏此事,他自己其实也是不信的,他道:“就算此时拿了钱,等到了海贼窝,他们还会将钱收了去,海盗的鬼话也是能信的吗?”
于英已然大怒,冲上去给了李念来几个大嘴巴子,骂道:“你这泼货,老大饶你一条性命,居然在这里聒噪,我们海上营生的,第一就是讲究信诺,哪能如你这蠢人一般?!”
胡发奎使人绑了李念来,不让他再惹事,然后他对众人道:“俺好声好气地与你们说这好事,你们自愿那是最好,若是不从,少不得俺就是把二十块银元塞到你们手里,绑着也将你们绑到大唐,异日你们都会谢谢俺,说不定还要给俺烧香。”
第131章 打探婆罗洲
甭管兰芳公司拉来的人是自愿还是被迫,总之他们被送往珈州已经是无可避免的现实了,好在即使被送到香港水寨之后。移民们手中仍旧攥着发下来的二十枚银币,至少这东西更让他们踏实一点。只是他们并不清楚,原本大唐民政部开出的经费是每人三十块花洋,杨真耍了花招只给移民们二十块。初时杨真还有点遮掩的意思,到了现在,杨真觉得大唐那边管不着自己了,索性也不交代这些移民们守口如瓶,说自己是收了三十块花洋了。
这波人抵达香港水寨的第二天,第三批候鸟船队便已经抵达了香港了,这一次仍旧是林有德率领的,作为负责候鸟计划的国贸公司副经理,林有德的地位已经水涨船高。现在国贸公司的总经理还是王景弘这个商务部长兼任,接下来如果政企分离,那么明显林有德这个资历和能力俱全的人物,将会成为国贸公司这一大唐最挣钱的集团的领头人。
本次候鸟船队的规模也是创下了新的记录,货船共来了五艘,除四艘三千吨货船外,还有一艘万吨的大型货轮,这也是其首次出航。而承载移民的客轮也来了三艘,海洋之光号仍旧没有缺席,还有一艘三千吨小型客轮和一艘七千吨客轮。
之所以这次的规模如此之大,是因为同文行潘家已经初步拓展了大唐商品的销售渠道,并联系了一些徽商、闽商、浙商还有北方的晋商、鲁商,使得大唐商品开始往清国各省转运。再加上原本白南和林有德摆脱潘家代为采购的货物这时候也差不多采办完成了,所以需要更多船只,将货物运走。
倒是为了供应数量庞大的移民,其中有一艘三千吨货轮上,专门装的是粮食等航海补给品,为了供应去大唐的移民在航行中补给充足。
另外上一次杨真告诉林有德,这一次应该能够向大唐提供数量更大的移民,说明林方、天地会等招募移民的路子已经跑熟,发动起来的话,带走个数千人应该问题不大。只是最为让人担忧的是这般规模的移民,官府没有发现是不太可能的。
林有德在广州盘桓数日,将庞大的财货出口后又装满各种清国货物,购买的货物大头仍旧是茶叶和丝绸,还有少量在别的地方难以获得的土产与矿物。这次出口的东西倒是以各种零碎百货为主了,当然玻璃器皿等也算在其中。从日常使用的雨伞,到计时用的手表、怀表、挂钟、座钟,还有大批大批的机制宣纸和其他文具,小巧的指甲剪,耕地用的犁头,甚至还有舒适的沙发、席梦思床垫等西式家具,以及一些毛纺织品和皮革制品。
由此可见,大唐出口的商品是主要以轻工业为主的,这主要也因为这个时代的国家对于重工业产品的消费力都是有限的。包括之前西班牙人还咬着牙从大唐共和国购买各种机械,其实更多还是卡洛斯三世希望获取技术和军火,而不得不付出的高额代价,正常都没有购买那么大量的。
所以大唐国内的重工业,包括钢铁、化工、汽车等主要还是以满足本国需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