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谭纵进了花船这才发现,这船舱里招呼人的竟是林青云的师爷李福秀。见林青云与谭纵把臂而来,李福秀也是连忙迎上前去,又招待其后众人一一进内舱落座。到这时候谭纵才发现,适才看着人多,但是大多数倒是跟着来亮个面的,也算是提携后辈的一种手段,真正能坐进内舱的人不过是一桌之数而已。
待众人一一坐好,李福秀又是轻轻击掌,却是又从边上舱门处进来许多女子。这些女子各个体态轻盈、年轻貌美的很,压阵的那位却是与谭纵有过一面之缘的小平儿。
这一次小平儿却是一副盛装打扮,额点金漆,面施朱粉,双肩微露,素白色的抹胸却是只到了胸口,露出一对漂亮至极的锁骨来。外罩一身描金及地长裙,上面绣有百鸟,特别是这小平儿双手在胸前轻举时,双袖拼在一处,更是露出一只巨大的青鸾鸟来,煞是漂亮。便是见惯了家中三女美貌的谭纵这个时候也为小平儿的装扮惊叹了一番。
特别是那对露出的锁骨,更是惹人瞩目。谭纵却是清楚,大顺朝虽然不禁男女之防,但也仅仅是露露手臂而已,最多再露露脚,似这种露锁骨的那已经算是十分大胆了。更何况这小平儿本身姿色就不凡,这一亮相顿时吸引了许多人的视线。
只是谭纵毕竟是在后世生活了几十年的人物,后世网络资讯无比发达,什么美色没见过,不管是穿着衣服的还是没穿着衣服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那都是亲眼见识过的,就连阿姆鹿特丹这等地方都亲自去过,所以谭纵也不过是为之惊叹一声。但自觉和家中三女比起来,这小平儿还是有些差距。
而那边小平儿见到谭纵身边的小平儿时,眼中却是不由自主闪过一道奇异的光芒。
第232章 万鱼来朝(一)
小平儿接连两次在林青云的宴席上见到谭纵,可连续两次林青云都带了女眷一同前来。特别是这次的女眷小平儿并未见过,而且上一次莲香来时还是孤身一人的,可没听说还有谭纵的其他妾室一并前来。
“那这女子又是什么人?”小平儿手捧琵琶,端坐高凳上,眼中眼波流转不停,可实际上却一直紧盯在谭纵以及他身边的黄瑶身上,心思电转一般,但外人却是看不出丝毫来。
此时林青云笑着与在座的众人道:“玉大家林某是请不动了,不过玉大家却推荐了平儿过来。这些日子平儿姑娘可是一直跟随玉大家学艺,想来琴艺必定大有长进。我等有幸,正好一饱耳福。”说罢,林青云又转头于坐在内舱一角的小平儿道:“平儿姑娘自便便可。”
林青云的这句自便自然不是让小平儿随便干什么,而是让她随便弹奏些拿手的曲目。小平儿也是点头颔首示意明白,又拿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拂过,试了试音后才开始弹奏起来。
见小平儿已经开始了,林青云这才把桌上的人一一介绍给谭纵,道有黄、姚、吉、郑等大商家,生意囊括了各行各业,还有一位县学的老学正唤作郑勋,却是十年前的举子。
大顺朝士子对待科举的态度和谭纵印象中古代那种为了一朝得中苦读几十年完全不同,这既得益于百姓地位的提高和农、工、商阶层社会地位的稳步提升,又有学术风气强烈的缘故。所以许多士子在中举后,也就是头几年会有搏一搏的想法,但一旦连续两届不中后,大多会退而求其次在家乡谋一份职位,比如各地的县学就是绝大部分士子的选择。
实则由于普及百姓文化教育的缘故,大顺朝的教育水平即便没有后世那么夸张,但却也比后世的印度要好上许多。所以县学对老师的需求量一直不小,再加上在前朝就已经技术成熟的印刷术,各地县学通常也藏了许多书籍,足够供这些士子继续研究学问。所以一个十年前的举子在无锡县当学正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此时谭纵忽地感觉到脚下一震,随即便从两侧的窗棂中察觉到窗外景色的移动,这才明白这花船竟是开动了。而且从方向上判断,这花船却不是沿河岸而走,而是直往湖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