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汉人自然都有汉名,这是他们最为自豪的时刻。
临时以汉人自居的伪汉人,就以自己会说一些汉话为由,坚决认定自己是汉人,参谋们见他们真会说上几句汉话,估计他们来到东吁多年,汉话水平退化,也就没有深究,将他们登记为汉人。
那些不会汉话的人就犯愁了,他们原本不是汉人,但明军将汉人与非汉人分别登记,谁知道他们将来会遭受什么非人的待遇?
不过,聪明的人,就是有办法,他们从明军的告示中找到了漏洞:一户之中,只要有一人是汉人,全家就可以登记为汉人。
钻研制度的漏洞,从来就不是汉人的专利,或者,即使这是汉人的专利,经常与汉人接触的人,也就学会了,实在学不会也没关系,只要给点好处,直接找汉人帮忙就是。
家中有媳妇、婆婆、老祖母是汉人的,全家都沾了光,得以登记为汉人,有女婿、姑爷、老姑爷是汉人,勉强被登记为汉人。
缅人学乖了,开始大张旗鼓要娶汉人媳妇,但明军已经来到阿瓦,汉人有了心理上的优势,谁肯用自己的女儿来拯救缅人?
缅人又想出办法,将自己的女儿让嫁给汉人,借女婿的光,全家也可以登记为汉人。
这可急坏了家中没有女儿的,或者女儿太小,暂时无法完婚的。
有个叫哥耶博的男人,喝了点米酒,就在家里骂自己的女人:“你要是会生养,多生几个女儿,早生几个女儿,现在也不会一点办法都没有。”
女人受了委屈,却不敢回骂,谁让她的肚皮不争气呢!但女人想起了一件事,红着眼眶说:“当家的,我们家的太祖母好像是汉人。”
“太祖母?早就埋在地下了,顶个屁用。”哥耶博红着脸,一脸不屑的样子。
“你又没问,怎么知道不行呢?”女人甩了一把鼻涕,差点甩到哥耶博的酒盅里。
哥耶博骂得更凶了:“你这个不顶事的婆娘,你说你会做什么事?甩个鼻涕都不会,滚,你给我滚。”
女人忍气吞声,暂时离开了小茅屋,在大街上毫无目的地溜达。
不知不觉,溜达到一个汉人登记点,因为是吃饭的时间,登记点空荡荡的,那明军参谋与缅语翻译正在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