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革新面前,除了血腥,只有渐进。
所以上次的改革,朱由检只是倡导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没有用高压手段,逼迫所有的士大夫一步到位地认同人人平等。
大明百姓自身也没有多少平等的要求。
如果有人草菅人命、欺男霸女、欺行霸市、倚强凌弱、逼良为娼,百姓自然希望官府来为他们做主,这时候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星宿下凡,这大概就是百姓心目中唯一的平等意识吧!
朱由检给获得荣誉勋章的将士免去跪拜之礼,一方面是激励将士争取立功,另外一方面,就是逐步在百姓中推行平等意识。
军事改革的第三项内容,是军人的爵位问题。
李春烨期望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作为对建立战功的军人的赏赐。
爵位只有俸禄和地位,但不授予实职,其中公、侯、伯爵位可以世袭,但每代递减一等,直到子爵为止,子爵和男爵不可以世袭。
为了防止国内出现大量的爵爷,给大明财政带来压力,所有的爵位都不可以世袭罔替,但经过皇帝特别批准,可以延缓降级的时间,比如两代降一级,或者三代将一级。
这是朱由检的意思,在他的心目中,大明一旦建立他所期望的那种体制,不说千秋万世,至少在数百年内是不会被更替的,所以他不能设立世袭罔替的爵位,免得百年千年之后,在北京随手扔出一块小石头,就可能会砸着一位世袭的爵爷,这就和大明的宗室差不多,将重新成为社会的毒瘤。
当然,朱由检还有一个原因,如果设立世袭罔替的爵位,那必然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一旦世袭,子孙万代幸福,那他的后人就只会享受前人的树荫,从而丧失进取的心智。
即将对军人授予爵位,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大明是一个文官把持朝政的国家,这也是大明缺乏扩张意识的根源所在,从小苦读诗书、最终挤过科举这条独木桥的文官们,在尝得苦中苦之后,都沉溺于人上人的日子,有几人愿意捐躯疆场、马革裹尸?
现在朝廷要对军人实行爵位制,对扩充疆土不感兴趣的文官们,自然全力反对,以人事部副部长施凤来的反对最为激烈,就连一向支持朱由检的内阁总理黄立极,也表示了反对的意见,认为朝廷给予军人的待遇过高。
虽然国防院的人都支持这份改革草案,但国防院的人数毕竟太少。
朱由检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