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不知道是谁,长叹了一声,似乎听朱由检说话时,他一直在屏住气。
“当然,关外地域太过广阔,朕只是说个大概,还有很多事等着爱卿们去完成。”朱由检也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一个人的身上,这些尚书们在京师监国,也很辛苦,索性让他们做点事,共同沾沾功劳。
“陛下,要臣等做些什么?”六部尚书之首的黄立极,率先向朱由检表态。
“是呀,陛下,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其他人纷纷附和。
“本来准备回到京师再做安排,既然你们猴急,那朕就将几件要紧的事,先安排一下,回京之后,朕要给自己放几天假,”朱由检抹了一把头发,又咳嗽一声,“工部李爱卿,先准备大量的春小麦、玉米、土豆、红薯以及各种蔬菜的种子,耕田的农具一万套。”
“是,陛下。”
“第二大道修筑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第二大道从京师出发,经保定、真定,从太行井陉越而向西,直通太原,然后沿着汾水,刚刚与潼关对接。”
“这么说,第二大道,从京师到凤翔就结束了?”
“陛下,再向西去,就是陕西行都司了,那里人烟稀少,根本没有修筑水泥路的劳力!”
“李爱卿,这绝对不行,嘉峪关是大明西部最重要的关隘,第二大道最少要修筑到嘉峪关,”朱由检掏出随身携带的行军地图,“如果劳力实在不够,暂时从凤翔起步,经天水、定西,先修筑到兰州,这段路山水纵横,粮草运输尤其不便,一定要修筑起平坦的水泥大道,朕不会给你限定时间,工部一定要保证大道的质量和平整度。”
“是,陛下,臣一定及时征集劳力,争取早日完工。”
“不是完工,”朱由检纠正道,“这段完成之后,还要沿着肃州、甘州,最终修筑到嘉峪关。”
“是,陛下,臣明白了。”
“吏部王爱卿,立即召回锦州知府李鸿基、宁远知府史可法,另外,再给朕推荐两名三十岁上下的地方官,职务不限,但人要本实、干练,此外,还要准备一百名各级官员,年龄不能太大,有为官的经验,国子监的暂不用推荐。”
“是,陛下,臣明日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