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两名骑兵纵马入河,在河中奔了一会。

朱由检见河水不深,河心的地方还没淹到马背,“大军渡河!”

士兵们开始渡河的时候,朱由检唤过两名传令兵,“回去告诉慕九,过了斡难河,留下一千户牧民,让他们沿河定居,暂时留下一个师的兵力,在看守牧民的同时,选择合适的位置,筑城、建房,为冬季做准备。”

渡过斡难河,大军继续北上,朱由检也不知道,最后的目标到底在哪里,但是他感觉到,最后的目标就要到了。

又行了两天,左翼骑兵回报朱由检,他们发现了一座不知名的大山,大山呈东北——西南走向。

“大山?”朱由检估量着距离,现在应该进入中西伯利亚了,现在的大山,俄国人肯定命名了,可惜他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没什么用,这里将是大明的土地,大山肯定得有一个汉化的名字,“你们继续沿山而行,看看我们能在什么地方汇合。”

半天之后,朱由检与左翼的骑兵汇合了,他们汇合的地方,恰好是一个山口,还有一条河流,从山口的南面经过,河水蜿蜒着向东流去。

“这儿真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水,高山能阻挡来自北方的寒流,有了山口,交通也不会太闭塞,还有河流从山前流过,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生气。”

朱由检估量位置,从克鲁伦河向北,行程没有一千里,也有八九百里,应该接近捕鱼儿海了,但是,从俘获的牧民口中得知,捕鱼儿海还在正西方七八百里的地方。

听说捕鱼儿海就在正西,朱由检特别兴奋,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就在自己的脚印旁,只要自己愿意,他马上就会成为大明的属地。

但是,它还在七八百里之外,朱由检暂时没时间去湖边看看,天气早就开始降温,冬天很快就会来临,他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动身返回京师。

朱由检掏出行军地图,标出现在的位置,这座不知名的大山,朱由检既然遇上了,就准备给它取个汉化的名字。

他准备从《诗经》找一个文雅的名字,却满脑子都是大雅和小雅的字样,于是,对身边的亲兵说:“这座大山,就叫雅山吧!”

至于流过山前的这条河流,问过牧民,他们却是不知道,还是布木布泰满足了朱由检的好奇心,说是叫音果达河。

“音果达河?”朱由检轻声念叨着,感觉不像是汉化的名字,也不像哈日珠拉、海拉尔这样朗朗上口,他又准备改名字了。

刚才用到《诗经》中的“雅”,现在相对应的,他立马就想到了“国风”字,“对,就叫风河,绝对没有重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