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去北边,一个水草丰富的地方,以后,你们就定居在那儿,再也不用忙着到处迁移了。”

“再也不用迁移?”李伦瞪大了眼睛,蒙古人一直是追逐水草而居的,他们只有移动的蒙古包,而没有固定的房子,“陛下,真有这样的地方?”

“当然,你们既然已经归顺大明,大明就会让你们过上衣食不愁的日子,那里,不仅可以放牧,还可以种上汉人的农作物,到收获季节,你们不仅比其他的蒙古人富足,就是汉人,也有许多人比不上你们。”

说得布木布泰都是一脸的羡慕,她偷偷用汉话问朱由检:“陛下,真有这样的地方吗?”

朱由检愣了一下,“当然有,你以为朕会糊弄他们?”

“是,陛下。”李伦学着汉人的样子,拱手相朱由检行礼:“陛下,小人这就回去安排。”

“去吧,尽量利索点,朕在这里等着你们。”

李伦上马,带着身后的千夫长和百夫长们,回到牧民当中。

蒙古人搬家,真是利索,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收拾完毕,所有的家当和孩子,全部放到马背上,女人基本上也有马骑,只有一些壮丁,徒步跟随在马匹的后面。

大军带着牧民,一路向正北而去。

路上遇到一些零星的牧民,朱由检先用大军围住,再让李伦游说,牧民人数逐渐达到一万八千。

朱由检嫌牧民走得太慢,耽误大军的行程,他留下王慕九和皇家第一军,一路伴随着这些牧民,自己则带着满贵与洪承畴,先行向北而去。

四万大军,轻装而行,三天后,他们遇上一条河流,横在面前,挡住大军的道路。

朱由检看着宽阔的河面,“这是什么河?怎么如此宽阔?”

问遍士兵,却是无人能识,最后还是布木布泰站出来:“陛下,这是斡难河,乃是成吉思汗当年兴起的地方。”

“斡难河?”朱由检想到的,却是当年成祖北伐的时候,曾经到过这儿,因此,这里也是奴儿干都司的西源,“派两名士兵,下去试探河水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