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

朱由检没有说话,他在歪着脖子思考,孙承宗的思路也不全对,就算他可以守住山海关,建奴也可以绕道蒙古,从喜峰口长城入关,长城上的关隘上千个,大明不可能处处都有重兵把守。关键是关外的广宁,如果大明能夺回关外的广宁城,那建奴要想入关,就只有山海关一条路了。

“老师,据守山海关,有比老师更合适的人选吗?”

“陛下,老臣离开朝堂多年,对于新人,老臣不熟悉。”孙承宗的目光满是期待:“老臣斗胆,求陛下让臣再次去辽东前线,哪怕担当一名马前卒。”

朱由检缓缓点头:“若是让老师镇守山海关两年,能否绝对保证山海关无恙?”

“两年?”孙承宗一愣,“若是老臣镇守,两年绝对无恙。”他已经快速做了盘算,光是自己的小股军队骚扰,就让建奴摸不清自己的动向,等建奴完全明白过来,两年怕早就过去了。

“如果老师能保证山海关两年无恙,则辽东无忧矣!”朱由检暗暗叹息一声,建奴,朕是要和你们算总账的。

“陛下,老臣斗胆问一句,那两年之后呢?”

“老师可愿听听朕的平辽策?”

“陛下?”孙承宗一惊:“难道陛下已经有了对付建奴的法子?”

“朕说出来,老师帮着参详参详?”

“是,陛下,老臣洗耳恭听!”

朱由检喝了口水,做好长篇大论的准备,但想想觉得不对,平台奏对,应该是孙承宗拿主意才对,“只要老师能在山海关阻挡建奴两年,那时,朕将组建好能与建奴在野外作战的军队。”

“这么快?陛下,这些军队真的能与建奴野战吗?”孙承宗的瞳孔骤然放大,随后又眯起双眼,微皱起眉头,他离开朝堂日久,对朱由检最近的举动一无所知。

“这点老师不用怀疑。”要解释这件事,没有一个时辰,根本说不清来龙去脉,让孙承宗慢慢了解好了,“朕一旦组建好这支军队,一定送他们去辽东。”

“辽东?”

“如果他们的战斗力和建奴相当,咱们就与建奴拼消耗,依靠汉人的人口优势,缓缓收复宁远、锦州,乃至广宁,将战线推到建奴的老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