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这笔钱,就是润滑济。
这次占领日本后,各种获得的战利品,刘钧没有染指。但他打算将日本的那些矿产全都收入囊中,他准备单独成立一家日本能源公司。该交的承包费,该缴的各种税他一分不会少,但是他打算由自己经营,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集资,招募股本,然后把这些矿承包下来。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这些矿产很赚钱,二是刘钧确实不太放心由官方这种外行人来经营。
这种大型矿产资源公司,还是由他来主导,请专门的管理团队来经营的好,而且采用股份制,也还能让百姓也分红得利,比起让官府来管理,灵活的多。
官府搞企业管理,完全外行管内内行,动不动就容易弄出问题来。就好比大明的海运和盐业一样,金饭碗最后却成了要饭的工作。
如今的大汉,资本非常的猛,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资本的踪影。各种各样的商行、公司,甚至各种股份公司,股票,分红等等。还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甚至有了专门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钱庄、银号等等。
甚至朝廷还已经专门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在京师有了专门进行公司股票交易的证券交易所,也有了专门监督证券市场的官方证监局。
有的时候,刘钧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的许多国策,是不是太过于纵容了资本力量。相比于晚明时的资本萌芽,如今的大汉,已经显现出了资本力量了。
许许多多的工坊、工厂设立,无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了乡村,走进了工厂、矿场做功。许多百姓已经不仅再是季节性的在农闲时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而是开始完全离家整年在工厂里干活了,许多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都开始在一个个的工坊里长期做工,所得的收入远超在家里帮忙种地所得。
而越来越多的大商人出现,他们手里拥有的资本力量相当惊人,而且许多商人开始通过银行借贷,以及民间发行股票募集资本等方式进行扩大经营。
还有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如今各地的商品流通越来越快,货币流通也在加快。一方面是一些传统的商品,如粮食等在涨价,崇祯初时,一石大米一两多白银,一个百姓佣工一月的薪水能买一石多点大米,将近两百斤米。
而到了现在,一担大米两块银元,两百斤米,需要四块银元。工人们收入的银元增加了,但能买到的大米依然也就是两百斤左右。可另一方面,许多加工型的商品却又大幅的降价了,受益于如今的市场资本化,许多工坊规模更大,成本也降的越低,加上行业的竞争,商品价格比过去反而更低了。
这是一个大家手里都有钱,大家收入都普遍增高,大家都已经习惯消费的时代,这是一个钱能买到一切的时代,这是一个商人地位正不断提升的时代。
这是一个商人们眼中最好的时代,也是许多守旧儒生们眼里最坏的时代!
第六百七十五章 猛龙过江
龙汉二年,大汉帝国神圣皇帝在南洋的海外领地新加坡,明人称为淡马锡的那个马六甲海峡东端北边的小岛上,一片繁忙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