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说起来萧观音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后,除了她出身不凡外,最重要的就是她也是个极有才学的女子,是辽国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女诗人,再加上她貌美无比,所以耶律洪基一见之下立刻倾心,将她立为皇后,两人的感情也很不错。也正是因为她喜爱诗词,所以在见到苏轼这位大宋新近崛起的大才子时,也是很想见识一下对方的才学。

“母后这个提议好,我也早就听闻苏副使的大名,可惜这一路上也没有机会与苏副使畅谈,现在花园中百花盛开,正是美景当前,若是苏副使能够展露一下诗词,绝对是一件难得的雅事!”耶律浚这时也是大声赞同道。

看到萧观音母子都想听自已的诗词,苏轼也不好推辞,再加上赵顼和赵颜也都十分赞同,于是只见他忽然站了起来,然后在花园里走动了几趟,最后当目光落到花园中一株正在盛开的海棠时,立刻灵光一闪吟诵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吟的这首海棠是他多年后的作品,但是今天在这种场合之下,竟然提前作了出来,这让赵颜也不禁有些惊讶。而萧观音听到这首海棠后,轻启朱唇把这首诗低吟了几遍,特别是诗的最后两句,以人喻花又以花喻人,让人禁不住拍案叫绝。

“好一个‘只恐夜深花睡去’,苏副使之才实在让本宫叹服!”过了好半天,萧观音才从诗中营造的那个有几分迷幻色彩的世界中醒来,当下禁不住对苏轼赞道,说起来她也一向自负才学,甚至认为这世上的男子也没有人能够在才学上胜过自已,但是今天一见苏轼,她却是甘败下风,同时也禁不住再次打量了苏轼几眼。

对于苏轼的这首海棠,耶律浚三人也都是高声叫好,只不过赵顼和赵顼虽然大声赞叹,但却都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因为他们都在想着刚才耶律洪基离开的原因,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他们的计划已经有了效果,不过是否能够让这个计划实行下去,就只能看耶律重元等人的表现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调走耶律仁先

上京皇宫的前殿之内,耶律洪基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几位重臣,殿内的气氛也有些沉重,过了好一会儿,只听耶律洪基这才开口道:“各位爱卿,女真人这次来势汹汹,东部的守军已经数次告急,大家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启禀陛下,女真人这次之所以兴兵,主要还是因为边军无故屠杀女真人的部落,这才引发了女真人的不满,所以想要平息这件事,就必须找出屠杀女真人部落的真凶!”耶律洪基的话音刚落,只见耶律重元就第一个站出来道,他在政治上一向主张南侵大宋,但是面对东北方向的女真人时,却一向主张安抚为主。

“皇太叔说的轻巧,边境驻扎的军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契丹铁骑,很多驻军都是军纪败坏,为了区区钱财就敢私下出兵抢掠,甚至连某些大臣还故意纵容这种情况,更导致边境驻军目无法纪,每年都有无数支军队出境劫掠,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派专人去查,恐怕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而那些女真人可不会乖乖的等我们调查!”耶律重元的话音刚落,就见大殿上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冷哼一声道。

只见这个中年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站在那里自有一股威严,让人不敢轻视,这个人正是之前赵顼想见的耶律仁先,他之所以没有参加酒宴,就是因为长白山那边的女真人闹了起来,本来他还以为对方和往年一样,只是闹一闹就会平息下来,但是刚刚接到的消息却让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耶律仁先,你说谁纵容边军劫掠?”听到耶律仁先的话,耶律重元气的上前一步,指着他的鼻子质问道,他身为辽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虽然并不是真的独揽兵权,但边军的确受他节制,而且纵容边军劫掠的事也的确出自他的纵容,只是在朝堂之上他自然不会承认,反而还理直气壮的质问对方。

“哼,是谁自已心理清楚,无论是女真还是大宋边境,每年都有不少辽军出境劫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宋人懦弱倒也罢了,可是女真本来就是一群野人,现在惹恼了对方闹将起来,他们可不会考虑什么后果,若是真的打起来,最后就算是我们赢,可也会元气大伤,这岂是区区财物能够换回的?”耶律仁先也毫不退让的反击道,他早就看不惯耶律重元父子纵容边境驻军劫掠的事,这次刚好借机提出来,也好引起耶律洪基的重视。

不过耶律洪基却是大手一挥制止道:“皇太叔和许王你们都不要再吵了,现在女真人已经集结起来,我们短时间内也找不到杀人的凶手,另外就算是找到了,我们也不能把自已的将士交给女真人处置,否则就显得我们大辽对那些女真野人太过软弱了,所以现在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而是该如何应对那些女真野人?”

听到耶律洪基的话,耶律重元和耶律仁先这才停止了争吵,不过两人却还是怒视对方,丝毫也不肯相让,反正他们两个因为政见不合,早就已经势如水火,所以根本不必给对方任何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