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是,小……咳咳,晚……那个,爷想问一问,你这酱菜园子,怎么干起来的?卖不卖?”十四阿哥一连换了三个自称。

他本来想自称“小子”的,这是最合适的一种,但是他要跟人谈买卖,这身份就瞒不住了。

自称晚辈?他怕对方受不起。

只好自称爷来着,但是又有点别扭,对方毕竟是个老人家。

“这酱菜园子啊,还是老朽落魄时候,维持生计的东西呢!”王致和老爷子不仅陷入了回忆。

十四阿哥才知道,王致和原本是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仙源的举人,康熙八年的时候,他进京赶考落第,受盘缠所困,滞留京城。

顺带说一下,十四阿哥觉得他也挺倒霉的,这个时间段正是他皇阿玛成婚不久,跟朝臣们和太皇太后争夺政权的敏感时期。

那个时候受到牵连的人不计其数。

科举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而倒霉的王致和,就赶上了这个时候,因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

难得他一个读书人肯放下身段,做个买卖谋生。

他在所住的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

赚来的钱养活自己,同时也刻苦攻读,以备下科。

结果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恐日久腐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

然后就有消息说,秋闱要开始了,得了消息的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读,竟淡忘此事。

秋凉后,秋闱如期举办,结果王致和又一次落榜了!

鉴于当时朝堂博弈最是激烈,他也不想返回乡里,就在京城这里重操旧业,期待下一次的会试,何况皇帝大婚,有了一个恩科,明年就能再考,无非是等上一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