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日, 宫中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崇光这日正捡起了前几日丢在一边的针线活,坐在阳光下打发光阴,赵伦忽然步履匆匆地自宫门进来, 他告诉崇光:昨日傍晚, 宫中一名侍卫在值守时捕获了一只信鸽, 信是给右相的,不过信中没有拟信者的落款, 但那口吻像极了皇帝的后妃。那侍卫说来也怪, 没将信呈给皇帝,直接将信送去给了御史官。御史今早在朝堂之上公然弹劾右相与后宫中人勾结, 并直指那后宫之人是静妃。
崇光诧异问道:“不是说没有拟信者的落款, 御史官又怎么肯定是静妃写给右相的呢?”
赵伦答:“御史官在朝堂之上虽然没有逐字逐句宣读那信的内容, 但却大体说了下信的内容,是告知右相陛下在太后服丧期间召幸丁美人,请右相想办法借此事替自己除去丁美人。既然是针对丁美人的,那可能怀有此动机者不是皇后娘娘您就是静妃了,而皇后出身卫氏, 太尉大人与右相向来政见对立,除去皇后, 便只有静妃有此动机。”
“那今早满朝文武岂不是都知道了陛下于太后服丧期间召幸丁美人一事?御史没有因此参陛下吗?”
“是, 御史一道也参了陛下和丁美人, 但矛头依旧是指向右相和静妃前朝后宫相互勾结。”
“陛下怎么说?”
“陛下承认了有召丁美人下棋一事,御史官不信, 以为只是掩盖侍寝的说辞并数落陛下不孝。陛下却说当晚有人证, 之后会自证清白,至于拟信者是不是静妃,有待彻查。”
当晚有人证?崇光一听这话便明白此次只怕是皇帝故意设的什么局。在此事水落石出之前, 自己不宜搅和进去,就在一边看戏好了。
崇光本已抱定了不掺和的心思,哪知第二日皇帝便派李云福来传自己,还是直接去静妃宫中“看热闹”。
到达静妃宫中时,崇光见丁美人坐在皇帝下侧,而静妃却是不卑不亢地跪在皇帝面前。
崇光行了礼后在皇帝身边坐下,向静妃看去。
静妃充满恨意的眼睛总是向皇帝下侧的丁美人身上瞥去。
“右相与你是什么关系?”皇帝问静妃。
静妃不回答。
皇帝又问:“朕认得你的字,你若坦白,朕可从轻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