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同太妃道:“这真是一桩良缘,皇家好久没有办过这样的喜事了。”
太妃附和。
太后又问:“皇帝打算何时颁旨?”
皇帝回过神,答:“容儿的脾气母后也知道,依朕之见,还是先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得到她亲口同意了,朕自然乐意赐婚。”
瑞王道:“臣弟也是这样想的,此事还是听听容儿的意思。”
寿康宫归来,皇帝入了明德殿开始批阅奏章,却不让任何太监宫女入殿随侍。
赵伦便恭敬地候在殿外,时刻竖着耳朵倾听,殿外的蝉声嘶鸣不停,殿内却没有半点动静传出,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守在殿外的宫女太监们纷纷打起了盹儿,赵伦正要低声训斥两句,殿里却传出一阵瓷器、砚台、奏章等坠落在地的声音。
赵伦闻声推门入内,没来得及开口,已听皇帝怒喝的声音:“太尉好大的胆子,没有朕的手谕竟敢私自调兵!”
皇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这么多年,赵伦鲜少见他这样大声发脾气,时人都谓当今圣上温文尔雅,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谦谦君子。
赵伦躬身弯下腰,慢慢收拾起地上的狼藉,摊开的奏章里,弹劾的字句赫然入目,心里顿时明白这是右相一党参太尉卫英的折子,而皇帝的盛怒也是因为此事。“陛下消消气,时辰不早了,是否要传膳?”
“朕不饿。”皇帝丢下手中的折子,身体向后一倾,靠在龙椅上,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疲惫。
赵伦思虑片刻,说道:“陛下为国事操劳,也要保重龙体。静妃娘娘爱重陛下,这几日都来跟奴才询问陛下的情况,还叮嘱奴才一定要提醒陛下,千万不要过于操劳。”言罢见皇帝不说话,眼神却流露出些许不耐烦,又自己大着胆子编了两句话道:“静妃娘娘还说,之前不该如此沉不住气,在没查清事情真相之前就诬陷郡主。”
皇帝冷笑道:“御花园那日撞见,朕就告诉她,天气炎热,呆在宫里少出门,没有朕的召见,不得来见朕,看来她是没将朕的话放在心上。”
赵伦道:“娘娘也是心里惦记着陛下。"
皇帝却一转话题,忽然问:“那日,让你将礼物送去给郡主,她可亲眼看过了?”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