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和刘之源开始僵持在马坂村了。
刘之源领教了江宁营的骁勇,再也不敢轻敌了,也不敢随便的发起冲锋,不过肩负的使命,让刘之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必须要突破明军驻守的阵地,大军想着绕过马坂村,也是不成立的,附近通往西平堡的,就是马坂村这里,其余地方没有好的道路,而且大军就算是绕开马坂村,也有可能遭遇到明军的追杀,这种追杀,有可能导致大军的崩溃。
重新集合起来的骑兵,尚有三千余人,刚才的一轮轻率的冲锋,竟然损失了一千多的骑兵,这可是正白旗最为精锐的将士,刘之源感觉到心疼,更是隐隐察觉到,想要突破马坂村,可能性不是很大了。
半个时辰之后,刘之源终于决定下来了,继续发起冲锋,但每次冲锋,以一千人的方队进行,骑兵暂时不要出击,冲锋的队形不要过于的集中,要时刻注意隐蔽,目的就是能够与明军缠斗在一起,吸引明军的注意力,接下来大部队发起全面的攻击,一举突破明军的防线。
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冲锋,也就是舍弃冲锋的方队。
刘之源是下了狠心了,决定舍弃三个到四个方队,突破明军的防线,让大部队通过马坂村,救援西平堡。
孙传庭的决定更加的坚定,刚才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他都命令大军撤回来了,如今的目的更加的明确,就是守住马坂村,守住阵地,不准一个后金鞑子突破,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其余的不需要考虑了。
在和马祥麟等军官商议的时候,孙传庭下了死命令,他嘴里说出来的是苏天成强调的那句话,人在阵地在。
所以说后金鞑子发起攻击,孙传庭要求所有的将士,没有命令不许出击,用火炮和燧发枪杀伤对手,让对手能够知难而退,当然在厮杀的过程之中,能够给予后金鞑子最大的杀伤力,那是最好不过的结局了。
辰时,两轮的冲锋下来,刘之源损失了一千余人,可明军就是不出击。
已经到了辰时了,刘之源开始着急了,军士不可谓不勇敢了,甚至有将士在冲锋的过程之中,为了躲避燧发枪的射击,用尸首抵挡子弹的射击,匍匐前进,朝着明军的阵地攻击,弓箭手不断射出弓箭,希望能够给予明军杀伤。
可惜两轮的冲锋过去,除开摆下了大量的尸首之外,明军的阵地岿然不动。
情急之下的刘之源,恨不得亲自冲锋,带领大军再来一次总攻击,但理智告诉他,绝不能够这样做,否则损失会更加的惨重。
一个上午时辰的进攻下来,刘之源损失了近五千的将士,可明军的损失不大,渐渐的,刘之源感觉到了,想要正面突破明军的防线,突破马坂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有着充足准备的明军,早就想到了一切的可能。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道路,可以绕开马坂村,抵达西平堡了。
几路的斥候被派出去了,找寻其他的道路,进攻也慢慢的平静下来,两军开始继续的对峙,没有谁主动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