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页

“皇上关心微臣,臣感激不尽,不过最近,臣家里有些小事情,还想着恳请皇上成全。”

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禁不住抬起头,看着苏天成,心想这个苏天成,可真的是有意思啊,皇上这不过是托词,你要回答就该奉承一下,接着禀报正事了。

朱由检也是猝不及防,想不到苏天成这样说。

他当然知道是什么事情。

“苏爱卿,你这身边的贤妻,已经不少了,朕可是都见过啊。”

“皇上厚爱微臣,故而臣也得到了女孩子的青睐啊,臣家里的事情,皇上都是知晓的,恳请皇上为臣做主啊,夫人就是皇亲国戚,尊贵比,臣可不敢冒犯啊,要是惹得夫人不高兴了,将皇上搬出来了,臣就法过日子了,这家和万事兴啊。”

“哈哈,苏爱卿,你可真的是会说话啊,就依照你的脾气,朱审馨岂能怎么样啊,朕看你杀伐果断,很有主见啊,也罢,既然你开口了,朕若是不帮忙了,说不过去。”

说到这里,朱由检扭头对着身后的王承恩开口了。

“公公,记得明日召朱审馨和顾横波进宫,朕和皇后见见她们。”

苏天成喜出望外,连忙跪下谢恩了。

“苏爱卿,你提到中兴学社的事情,朕还是有些不明白,能否详细说说。”

“皇上,中兴学社,在南方已经形成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了,只不过在北方一带,尚未真正的形成影响力,中兴学社倡导的观念,臣以为是很不错的,当然,这里面也有臣的诸多认识。”

朱由检笑了笑,没有打断苏天成,他想不到,苏天成也会主动的自我炫耀了。

“臣曾经大胆分析了皇权与臣权的矛盾,朝廷里面的某些大臣,逐渐转变为官僚地主阶层了,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从而影响到了朝政,影响到了圣旨敕令的效力,他们依托的是什么,就是舆论上面的认识,东林书院和复社,不是鼓噪保护士大夫、士绅富户的利益,臣对这一点是最为不满的。”

“举个例子来说,朝廷里面的诸多大臣,强烈支持海禁,反对征收盐税,反对征收矿税,反对皇商的兴起,他们说这些都是皇上与民争利,可臣却认为,真正得到好处的,是士大夫、士绅富户,老百姓根就没有受益。”

“臣在江宁县的时候,就是对着这方面开刀的,市舶司征收赋税,就是最好的说明,士绅富户做生意赚钱,臣不反对,你做你的生意,遵纪守法,臣还要大力支持,但你不要忘记上缴赋税,若是一方面想着恩惠,一方面拼命维护自身利益,臣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