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信念这东西,说起来有些飘渺,大家一时间难以理解,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江宁营的将士,为什么征战,为什么奋不顾身的杀敌,在渑池大捷中,为什么有着如此英勇的表现,除开军人的荣誉、江宁营的荣誉,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吗。”

“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就说江宁营将士的待遇,放眼我大明朝的军队,谁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对将士家人的关心照顾,必须是无微不至,这就是最为简单的道理了,信念需要靠物质来支撑,需要靠关心来支撑。”

“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也是江宁营必须要做到的,不管如何的困难,将士的待遇,必须落实到位,再穷都不能够穷了将士,将士的家人,要为他们自豪。”

“我们做到了这一切,同样要求将士要做到很多的事情。”

“今天我说一件最为主要的事情,从现在开始,江宁营所有的将士,要树立一种观点,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决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江宁营的将士,要是为非作歹,仗势欺人,一定军法从事,不管牵涉到谁。”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我们江宁营奉命征战,每到一地,不准随意征用老百姓的钱粮,不准随便进入老百姓的房屋,更不准发生斗殴和侮辱妇女之类的事情,哪怕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老老实实的呆在屋外面……”

……

孙传庭瞪大了眼睛,这样的观点,他是第一次听到,朝廷大军征战的时候,都是要求老百姓做出来贡献的,大家也都是认为,打战本来就是为了老百姓,要求老百姓做出来贡献,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想不到江宁营有这样的要求。

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不要说孙传庭,就是孙元坤等人,都觉得有些不能够理解,但苏天成说了,他们就必须要做到。

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宁营的建设

内阁首辅更换的消息,通过邸报,迅速传遍了大明各地。

由此引发了诸多的震撼,各地的巡抚、布政使,都非常关心这一事件,严格说起来,他们都是有着各自的靠山,有些是属于周延儒的心腹,既然周延儒辞官了,他们的前途,必然要受到影响的,也不是说,周延儒辞官了,他们就没有出路了,办法也是有的,赶快向新任的内阁首辅温体仁表示忠心,或许能够保住目前的职位,要不然,不要多长的时间,就可能被放置到一边去了。

江宁县也收到了邸报。

这件事情,对苏天成的影响不大。

在他的记忆里面,明史的记载,温体仁被归于奸臣之类,可明史的记载,大多不靠谱,不足以完全的相信,而且明史的记载,与东林党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明朝灭亡之后,东林党和复社为了推卸责任,不一定能够秉公记载,有意的歪曲,也是可能的。

他与温体仁的接触不多,感觉温体仁属于政客之类,熟悉政治上的操作和运筹,不管怎么说,温体仁能够走上内阁首辅的职位,肯定是有着过人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