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傅正埋头在公文堆里,头都没抬,嗯了一声,“坐。”
孔翰林爬起来,坐到一边,见杨太傅仍旧奋笔疾书,壮了壮胆子,“大人,下官斗胆,想求大人将贵府三女许给家中小儿。”
杨太傅这才抬起了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他身上官威重,孔翰林感觉额头开始冒汗。他想着自己来都来了,魏大人总不会去蒙骗我一个穷翰林,索性又再次说了一遍。
杨太傅这才面色稍霁,“孔大人未免太直接。”
孔翰林看了看四周,没有人,“下官知道太傅大人每日忙碌的很,既然诚信来求娶,自然还是不拐弯抹角的好。不瞒大人,犬子说不上多好,就是知规矩一些,也愿意读书。如今还没参加科举,承蒙大人厚爱,下官以后定会督促他上进,定不辱没贵府千金。”
杨太傅嗯了一声,“听说你家孩子都是嫡出。”
孔翰林闻弦歌而知雅意,“大人明察,下官家中清贫,奴仆极少。且我孔家祖训,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大人尽管放心。”
杨太傅自揭短,“小女是庶出。”
孔翰林笑,“魏大人已告知下官,下官想着,大人才华横溢,为官清廉,家中子女不论嫡庶,自然都是知礼仪的。”
杨太傅放下了笔,“孔大人若有意,明儿让贵府郎君来我家,小儿平日好交游,若是爱读书,也能说到一起去。”
孔翰林点头,“谨遵大人吩咐。”
杨太傅觉得自己这样单方面相看人家孩子,好像有些仗势欺人,又补充了一句,“小女的婚事,是二女儿在操办,贵府有小娘子,也可一起过来。”
孔大人虽然是个书呆子,但并不是不同俗务。杨大人之妻是个天残,家里特殊些也是常理。
说定了之后,孔大人效率很快,转天就让家中的次媳带着幼女和三子一起去拜访杨家。
宝娘和两个妹妹带着孔家姑嫂一起去了陈氏的院子,陈氏象征性地问了一些问题,也当着孔家人的面,让杨默娘吩咐家事。
孔家次媳一看,嚯,这杨家三娘子长得真不赖,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听说还通诗书和音律,管家也懂。除了庶女这一点,其余再没有不好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嫡女,也轮不到孔三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