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姨娘也不避讳宝娘在场,“我心里,是偏向孔家子弟的。孔家是穷翰林不假,但从翰林院出来的,有几个最后没出息的。人穷不怕,只要肯上进,再没有过不好的日子的。岳家二郎已经过了府试,想来,他家里正准备给他说个门当户对的嫡女呢。论起门第,咱们家比这两家都高。但岳家也做到少卿了,官职不低,若婚配了,我怕三娘子得不到太多敬重。”
宝娘在一边插嘴,“姨娘不要忧心太多,三妹妹不管去谁家,总不会被人慢待。阿爹还好好的在朝堂上立着呢。”
丰姨娘连忙解释,“二娘子说的没错,有老爷在,三娘子总不用太操心。我自己私心,人虽是老爷自己挑的,也不知对方可知道老爷的意思,若是人家还不知道,我们岂不成了剃头担子一边热。”
宝娘也正色,“我倒没问过阿爹这个问题。”
杨默娘忽然开口,“姨娘,那就孔家吧。”
丰姨娘有些急,“三娘子,可不能草率。”
杨默娘笑,“姨娘,不管我挑谁,姨娘都会不放心的。”
丰姨娘顿时笑了,“三娘子说的不假,总是我的一片私心。”
宝娘也笑,“姨娘疼爱三妹妹,自然看哪家都有毛病,这也是人之常情。姨娘和三妹妹再想想,也不是立刻就要回阿爹的。”
丰姨娘连忙道谢,“多谢二娘子为我们三娘子操心了。”
宝娘也跟着客气了两句,在她们这里混了一阵子后,回栖月阁去了。
第二日,丰姨娘亲自来找宝娘,没有带杨默娘。
母女两个仍旧挑了孔家,丰姨娘给了好几个理由,“不瞒二娘子,我昨儿让人去打听了,那岳家老爷们都有妾,想来这少爷们以后也避免不了的。二娘子别笑话我,虽然我是个姨娘,但我也知道,这小两口的情分,最经不住妾室的折腾。再者,那孔家是孔夫子那一门的后人,虽说关系远了些,总会更守规矩。岳家二郎小小年纪中了府试,正志得意满,忽然说个庶女给他,说不定心里就不满意。孔三郎这会子什么都没有呢,得了太傅家的千金,总能稀罕个几年,有这几年工夫,情分都能慢慢有了。”
宝娘笑着点头,“姨娘睿智,可怜天下父母心。”
丰姨娘不好意思,“我不过是个妾,却越俎代庖管起了这些事情,二娘子别笑话我不懂规矩就好。”
宝娘亲自给她斟茶,“姨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家,和别人家本来就不一样。有些规矩该守的要守,有些时候,该变通的时候就要变通。姨娘来我这里,三妹妹和阑哥儿知道吗?”
丰姨娘回道,“她们姐弟两个都晓得,外头好些消息,还是二少爷帮我打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