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轻笑了一声,眼底有了泪水,“皇儿,母后年幼时,只想吃饱穿暖,不挨打挨骂。后来,母后被李家救了,你外公外婆待我好,母后和你两个姨母在家里吃的一样穿的一样,又和杨家定了亲。母后以为,等杨家大郎中了秀才,母后就是秀才娘子了,过着普通的日子,平平淡淡,多好啊。可是呢,母后大概不配过那样美好的日子。”
李太后顿了顿,继续说道,“进了王府,母后服侍先皇后庞氏,受平氏欺压,母后从来没抱怨过一句。这是母后的命,合该就是来受罪的。后来,先皇后开恩,母后生了你两个姐姐,母后才觉得活着有了些意思。等皇儿出生,母后就更不敢随波逐流了,母后在宫里小心谨慎,你舅父和三姨夫,还有严侯爷一起,历经多少风雨,皇儿才保全性命。等皇儿做了皇帝,满朝文武都是老臣、重臣,皇儿才十二岁,母后又害怕了,这世上,谁不喜欢权力呢。官员权力没了,最多是回家种田。皇儿没了皇位,就要人头落地了。”
景仁帝有些动容,“母后,儿臣不怪母后。母后与先生有情,儿臣也能理解。父皇在世时,母后从未有违规矩。父皇去了,母后和太傅有什么,儿臣不想追究。儿臣知道,母后一半是为了儿臣。若无母后,先生就是臣子,不会有这般忠心。”
李太后把自己倒的茶水喝了,“皇儿,母后对不起你父皇。明儿开始,我去皇陵,给先帝守灵,以赎罪过。”
景仁帝看向李太后,“母后,儿臣说了,儿臣不怪母后。”
李太后看向景仁帝,“皇儿,母后疼你,你知道吗?”
景仁帝点头,“儿臣知道。”
李太后忽然泪流满面,“皇儿,你得父母疼爱。可是那个孩子,是母后吃了药早产下来的,一出生就送走了,从来没有得到母亲疼爱过。这是母后的罪孽,母后去赎罪,希望皇儿能饶过那个孩子。”
景仁帝见李太后忽然落泪,有些慌张,多少年了,从父皇过世以后,母后再也没流过泪。
他赶紧给李太后擦眼泪,“母后,母后,儿臣不孝。母后,这些事情,不该由母后一个人来承担。母后只管在寿康宫安享天年,儿臣会处理好一切的。”
李太后抬眼看向儿子,“皇儿,母后多谢你。母后求你,别让宝娘进宫了,不然母后余生,如何能安宁。”
景仁帝拉着李太后的手,“母后,先生有错。他对父皇不敬,儿臣不能明着处罚他,只能让他受些煎熬。”
李太后不明所以,景仁帝笑着解释,“母后莫急,二妹妹是朕的妹妹,朕怎能真让她进宫,岂不成了畜生。儿臣听说,杨家另有一女,比二妹妹只小了一个月,与二妹妹容貌极为相似,先抬进宫来,封个贵妃,母后多教导几年。”
李太后忽然跪了下来,“皇儿,你是帝王,我现在不是太后,只是一个失贞妇人。求圣上开恩,不要让杨家女子进宫了。宝娘进宫,我余生难安。杨三娘子进宫,宝娘余生难安。都是我的错,我求皇儿,饶过她吧。“
李太后这一跪,景仁帝立刻也跪了下来,“母后,母后,儿臣如何能承受的住。“
母子两个搂在一起,李太后哭着说道,“不,皇儿受的住,你是天下之主,我对不起先皇,该受罚。皇儿替先皇惩罚我,我心甘情愿受着,只求皇儿不要牵连无辜。“
景仁帝搂着李太后,“母后,母后,儿臣错了。可儿臣怎么能惩罚母后,但儿臣若丁点反应都没有,儿臣又如何对得起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