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泪如雨下,“皇儿,都是母后的错,母后对不起你。“
李太后哭了一阵,景仁帝一直给她擦眼泪,等她不哭了,景仁帝轻声劝慰,“母后,儿臣该怎么办。“
李太后低声道,“皇儿,若是为了惩罚杨镇,母后已经惩罚他十几年了。“
景仁帝诧异,“母后说的是何事?“
李太后看向儿子,垂下了眼帘,“宝娘并不是母后生的,她是我亲表妹的女儿。“
景仁帝大惊,“母后,果有此事?“
李太后回到,“皇儿,杨家母子负了我,我岂能让他如意,我把孩子送给了你三姨。宝娘是我表妹的独女,表妹临终时,一再请求我照看宝娘。若是把她留在她父亲那边,无父无母的孩子,岂不要受人欺凌。母后就把她送给了杨镇,做杨家的嫡次女,身份高贵,长大后也能说门好亲事,谁晓得她竟然和我长得这般像。”
景仁帝脑子飞快地转着,“母后,母后,您是说,是说婧妹妹!”
李太后摇头,“不,母后说的是炜哥儿。母后把他送给你三姨,一则,我不想让杨家人养他。二则,母后把亲生儿子给了你三姨,你三姨和三姨夫才能放心地替皇儿守东南国门。你三姨夫当年权力太大,又不肯造反做皇帝,你三姨怕皇儿长大后算账,母后就把孩子给了她,这是母后和你三姨之间的约定。”
景仁帝如同听到个炸雷,“母后,母后说的是真的?”
李太后继续点头,“皇儿没听错,事到如今,母后也不想再隐瞒你。母后求皇儿,不要让宝娘进宫,她确确实实是无辜的。如今两个孩子有缘走到了一起,母后求皇儿成全。”
景仁帝有些呆,“母后,为何要这样对先生?先生待女儿,如珠似宝,若是先生知道不是亲生的,岂不痛断肝肠。”
李太后答非所问,“你三姨和你三姨夫多好啊,炜哥儿给他们,十几年像在蜜罐里泡着一样。我若把他送回杨家,让杨家那个聋子欺辱他吗?宝娘是个小娘子,去了杨家,她们反倒会优待她。”
景仁帝有些动容,“母后,儿臣多谢母后,为儿臣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李太后看向儿子,然后又低下了头,“皇儿,母后不是开玩笑的,母后预备去先皇陵住一阵子。母后无颜再住寿康宫,皇儿让我去吧。“
李太后说话有些颠三倒四的,口里的自称乱七八糟,景仁帝有些不忍心,“母后,不若在宫里吃斋也罢,倒不必一定要去皇陵。“
李太后看向儿子,“皇儿,你会不会看不起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