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强进来的时候,李敏刚缝了一针。
“老梁, 怎么样了?”陈文强进来就问。梁主任派了许主任带着的覃璋,跟车去接陈文强。覃璋的作用就是一路上向他汇报患者的病史 入院后的检查 治疗, 最重要的是置换血管的决定。
“从降主动脉开始置换一直到髂总的左右。你赶紧上来了。”
“嗯。你挑最粗的吻合了。”陈文强用碘酊消毒手臂, 脱碘后直接穿手术袍, 戴手套。
“我是挑最粗的在吻合, 腹腔干。细的留给你和小李。” 腹腔干是腹主动脉最粗的一条分支。
普外许主任见陈文强上来立即说,:“老陈,我这地儿给你。”
手术台上就那么大点儿的地方,只能站四个人。陈文强看一眼李敏在吻合的降主动脉,就接替了许主任的位置,与梁主任一起做手术。不过术者换成了他 助手变成了梁主任。
陈文强上台,李敏的心神就安定了。她和陈文强一人主导胸部的血管吻合,一人主导腹部的血管吻合。腹部粗大的动脉,并不需要戴显微镜,陈文强和梁主任可以交替做术者。只有到细小的例如壁支的骶正中动脉,才需要戴上显微镜吻合。
腹主动脉发出的成对和不成对的动脉血管,陈文强和梁主任顺序要吻合:膈下动脉 腹腔干(已吻合好了) 肠系膜上动脉 左右肾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卵巢动脉 骶正中动脉和腰动脉(4对),髂总动脉的左右分支。
加起来要吻合20次血管。这是理论上的 建立在正常解剖基础上的。但是这种正常的比例不到50。
这些血管吻合了之后,他们要检查患者原来的腹腔动脉,看看其上是不是有发出异常分支。若有,不会在人工替换的血管上开口,而是与邻近的动脉血管吻合。
而李敏和石主任要吻合的胸主动脉就比腹主动脉难多了。胸主动脉的脏支分支有支气管动脉 食管支 心包支。壁支有肋间后动脉(9对) 肋下动脉(1对) 还有膈上动脉。而最后的膈上动脉大致是有2~3支。
这都是理论上的,也是他们最希望的没有解剖异常,在解剖学正常范围内的情况。
吻合了降主动脉之后,李敏和石主任开始戴显微目镜了。没办法,支气管动脉比较细小,一般是左右各有两支。但是他俩的运气很不好,患者的右支气管动脉是直接从胸主动脉发出的两支。
所以,他俩还得把这两支先吻合到一起,才能进行下一步。
不仅支气管动脉这样,食管支 心包支,均有异常分支。整个胸主动脉脏支全部含有异常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