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都没过,第二场就不用考了,两人也没在府里多待,也没心情去逛街,就回家去了。
家里人看他们回来得这么早,就知道唐二叔科试没考中,都安慰他。
唐二叔在家里想了好几天,最后找到了唐二爷,说他想去长安城的书院里读书。
整个奉天县里,就唐瑾一个进士,其他的全是举人,真正想要学一些东西,在杨举人那里能学来的少。
唐二爷也认同这个说法,心里很是为难。
去那种大书院里上学,束脩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些书院里还会给学生发伙食银子,只是书院考不进去的话,要掏很多钱。
唐二爷就这一个儿子,在唐二叔的央求下也软了心,说让自己想一想。
他找到了唐爷爷商量这事,最后说出自己的担忧:“老二那性子,看着聪明,其实还是单纯,不知人心险恶,书院里那么多人,鱼龙混杂,我就是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唐爷爷沉默的听着,唐二爷继续道:“这要是真放了他去长安,没人看管着,我就怕他误入歧途啊。”
钱和关系什么的,其实并不是唐二爷担忧的,他最担忧的,是这一点啊。他深怕儿子做了什么错事来,影响了家里。
虽说这种机率很小很小,唐二叔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做事有分寸,不过在父母眼里,再大的孩子都是孩子,再怎么稳重的孩子都不会让人放心。
唐爷爷听了唐二爷的话,最后问他想怎么办,唐爷爷说再看看,要是唐二叔没有转了主意,那就让他去,他会跟着去。
唐爷爷同意了,现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有事也有抢着帮忙,他不能挡了侄儿上进的心,他想去大书院里念书,将来好过科试考举人,是个有志气的。
不过,唐爷爷还是写信把这事给唐老爷子说了。
唐老爷子回信说想要上进是好事,想去就让去,并说人的这一辈子,有些遗憾总得完成,让他们明年县试时下场试一试。
唐老爷子既然这么说了,就证明现在下场不会有什么事,唐爷爷有些高兴,给唐二爷唐三爷一说,唐二爷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