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三种一起上课,后边三种一起上,唐瑾惊讶的发现给跟不上唐老爷子进度的人授课的竟然不是他娘,而是他爷爷与他二爷。
刚开始上课时他爷与他二爷都不说话,只听着,老爷子也不提问他们。
后来家里有些事必须得男人去干,比如交粮啊,雇佣长工啊,磨面啊,带着家里女人去赶集啊这一类的事,都要有人,他们慢慢的就来的少了,只有闲时了才听。
唐瑾这才发现,他爷爷与他二爷的学识可是比他娘高多了!
一当了老师,感觉他们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唐瑾奇怪自己以前怎么半点都没有看出来他们的不同。再一想,其实整个唐家与村子里的人都不一样,他觉得唐家人正常,怕是在村子人眼里,他爷爷二爷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他明白,其实真的不一样。现代的人说话经常用成词,大家都能听懂,他与家里长辈交流无障碍,没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种有学识的体现。放了在村子里,有时候说话大家听不明白,因为他下意识的用了成语,别人听不懂成语什么意思,也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唐老爷子一发话,大人们想知道接下来学什么,孩子们只是纯粹的好奇。
“接下来要学的就多了。《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一起学。”
唐老爷子还没有说完,唐四丫在一旁吃惊的叫:“哦~!这么难!”
唐二叔狠狠瞪了女儿一眼,唐四丫就不出声了。
唐瑾对于这一点很理解。
反正字都识的差不多了,意思也懂,基础打好了,现在上“初中”的课程了,当然会比“小学”的课程难很多。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等年后的时候,八个人一起上课,也只有唐六姑一个女孩。
虽然年纪不一辈份各不同,不过大家一起读书有竞争,家里学习的气氛很好。
四门课一起上,虽然每节课讲的没有以前那么多,唐瑾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压力。
他每天早晚各背一个时辰的书,也开始正式练字,早中晚加起来至少要练一个时辰,除过吃饭睡觉那真是天天时时的都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