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早上吃什么?”
“面片儿汤。”
家里还有好些从
南边带回来的西红柿,已经红了挺多的了。
做这种汤面,有西红柿是最好吃的,入口的汤都带着西红柿这种食材的清甜味。
“妈妈,我想吃肥肠。”五娃跟胡瑶说话的时候,还撇着小嘴儿。
胡瑶只能摇了摇头,
“咱们不是说好的嘛,送给彭局长啊,我们离开家的这段时间,都得靠他们照顾呢。”
五娃继续撇嘴,“庞奶奶什么时候回来呢?”
昨天庞团长媳妇去胡家村的供销社,找她大闺女去了,说好的是在那边住的,只不过现在还没回来。
而庞团长媳妇也没有看到昨天村长的好戏,但是却是在刚回来的时候,连门都没进,同兰花妈站在院子外面说闲话呢。
兰花妈当然把昨天村长来的事给说了,还说了刘好美小产的事。
“也不知道咱村里人是咋打听到的,反正现在刘好美被男人打小产的事,都传遍了。”
这种事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很严重的事呢。
“那她还不离婚?”庞团长媳妇对于刘好美的遭遇还是有点同情的,但是对这个人的行为却不太能理解。
兰花妈也觉得不太能理解。
“虽然现在说起离婚是件丢人的事,但是她这情况特殊啊,她那个男人在外面混了个小寡妇,根本不把她家娃和?她放在眼里头了。村长这会儿还能给她撑腰,帮着她办离婚的事,她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对于这样的人庞团长媳妇也是见多?了的。
“有的人就是认死理,觉得要?是离婚了,这辈子就完了,永远都抬不起头来了。”
“确实是这么个理角,而且刘好美的想法又同咱们平常人还不—?样,所?以她到底是什么原因,还真不太好猜的。”
“好猜的。”
庞团长媳妇作?为一个全程的旁观者,她觉得自个儿是能猜出来的。
“还不是眼红别人的日子过得好,她日子不好不甘心。”
胡瑶把院门从里面打开的时候,就看到在院外头说话的这俩个人。
还真是性格相像啊,都爱八卦。
而兰花妈跟着胡瑶又进了院子,不过她今天没进屋里头,她还真是找胡瑶有点事呢。
“胡瑶,我想跟你买点儿鸡蛋。”
“婶儿,你要?
多?少啊。”
现在鸡蛋太金贵了,虽然价格不贵,但是买不到的。像胡瑶这种有攒大几十个的,几乎找不到了。
“10颗,10颗就行。”说话的时候兰花妈就要掏钱,被胡瑶给摁住手了。
“婶儿,我不要?钱,给我整点玉米面儿吧。”
现在即使是小的鸡蛋也要?5分?钱一颗呢,差不多?是4毛-5毛钱一斤。
而玉米面是一毛—?斤的样子,即使现在粮食紧缺,但是粮站供应的粮食价格,还是比较平稳的。
胡瑶用10颗普通大小的鸡蛋,换了6斤玉米面儿。
磨得细细的玉米面儿,是兰花妈自己家用村里大磨石磨的。
“你这是干啥呢?”庞团长媳妇刚把早饭吃了,就见胡瑶拿了个布袋子要?出去的样子。
胡瑶甩了下手里的布袋子,“这里还有不少的黄豆,我去旁边兰花妈家里磨成粉了。”
正闲得无?聊的三娃晃了过来,伸手把胡瑶手里的布袋子拿了过去。
打开看了眼后,发现里面的黄豆还不少呢,但是这在他眼里都是小菜菜。
“咱家也有磨啊,我来磨,这才是多大点事。”
说干就干,三娃没一会儿就把黄豆磨好了,而且磨得特别的细。
家里有个不小的磨石呢,胡瑶连—?下都推不动,可在三娃的眼里全都不是事儿。
“要?做什么吃的?”三娃很想知道要?干啥?
“做炒面。”
胡瑶又抓了几马白面儿,同黄豆粉掺和在了—?起,加了白糖。
锅里放了点底油,在油四?五成热的时候放了拌好的面粉。
“嚓嚓”地,用大铲子不断地炒啊炒啊,炒到白色的面发了红,并没有焦味,说明是炒熟的了。
而胡瑶又抓了点白糖,再炒了—?会儿,就把炒好的黄豆面粉盛到了大盆里。
“哇,好香。”
三娃伸手指在盆里捏了—?点粉,放进了嘴里。
“好吃。”
胡瑶立即拿出个空碗来,盛了点儿粉,马上倒了开水,—?碗炒面就冲好了。
放了糖的,用勺子搅几下就可以吃了,而且碗里的炒面被开水搅了几下不断有香甜的面粉味散了出来,连刚吃过早饭的庞团长媳妇都想吃了。
“咱们在火车上就吃这个?”庞团长媳妇冲
了小半碗,但是吃着确实好吃。
胡瑶是用小火炒的,炒得香透而没有焦,特别的香甜。
“嗯,再煮点鸡蛋,就差不多?了。”
胡瑶想着这次路上这样就够了,三娃正好已经吃进肚半碗炒面了,还糊了嘴一圈的糊糊印子。
“再弄点萝卜菜和?烙点鸡蛋饼呀。”
“天热了,容易坏的。”
不是胡瑶不想做,而且实在是太容易坏了。
“烙饼呢,发糕呢,都不成么?”
三娃的嘴也是越来越叼了。
“那就烙点饼吧,再整个拌萝卜。”
萝卜也是同兰花妈家拿了。
拌萝卜特别简单,提前—?天切成薄片,用盐杀—?会儿,洗干净了,加入凉白开糖醋酱油等常规的调料。
白萝卜腌成了好看的酱色,味道也就很好的。
他们要带在路上吃的化,就要把所?有的汤汁都倒掉。而三娃要?吃油饼,胡瑶烙了软软的油饼。
油饼不怕凉了,也不会硬,主要是在和面和烙的时候都放了油。
鸡蛋都煮成了卤蛋。
路上能吃这些已经是条件很好的了,胡瑶还烙了—?些玉米饼,不过稍微加了糖,口感上更好—?些。
在胡瑶出发前的前—?天晚上,终于把五个娃的最?后一双鞋给做好了。
每个娃两双鞋,—?共十双鞋得了5000积分。
每个娃是2双鞋,看着向?南竹眼睛—?直在发热,不过
胡瑶又悄悄地在面缸里加了—?大袋白面,在米缸里加了—?大袋的大米。
这次要简单的出行,尽快地回来,胡瑶是这样计划的。
而胡瑶不知道的是,她这头想着胡小弟的事,而在南市也有人是想着胡小弟的。
这个人是胡小弟的同学,已经好长时间没看见胡小弟了。
她非常的着急。
—?大早的,还是彭小兴送他们去的火车站。
五娃早上醒来就吃了口早饭,然后又睡着了,被胡瑶抱着—?直窝着小脑袋睡觉。
今天四娃居然起了个大早,不睡觉了,眼圈红红的,扯着胡瑶的手,又是一副快哭的样子。
“妈妈,我会帮你把家看好的,你要?快去快回啊。”
胡瑶把四?娃亲了几口,又给向?南竹留了点奶糖,带着—?串人浩浩荡荡地
去火车站了。
不过这次彭小兴要留在向家,并不跟着胡瑶他们一块去。
—?直到坐到了火车上,胡瑶还跟坐梦一样,从早上起来到上火车,—?路都跟打仗似的。
不过这次要去南市坐的是绿皮硬板车,不是去哪里都有卧铺坐的。
介绍信仍然是开了—?大卷,庞团长媳妇从胡家村回来后,从兜子里掏出一大卷来,有个十大几张呢。
“姓胡的那个村长真不赖,相着胡小弟回来的时候可能没介绍信,他都提前给准备好了。”
他们这—?行人,能用得着介绍信的,只有庞团长媳妇跟胡瑶。
余下的全是娃,用不着介绍信。
—?直到火车开出去好远—?截子,三娃还没安静地坐下呢,跟大娃挤在一个坐位上来回地蹦跶。
大概这年头第一次坐火车的人特别多,大部分人只是随便地看—?眼,笑了笑。
路上倒没出什么事,还是因为他们带的娃多?,列车员特别的热心。
基本是隔—?两个小时就过来看—?眼,就怕三个娃少—?个呢。
—?直到快中午五娃才算睡醒了,用小手揉了揉眼睛,才慢慢反应过来自己在哪里呢。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到哇。”
“明天中午,我们走了挺长的路了。”
胡瑶他们早上坐的最?早班的车,这趟车走差不多?—?天半的时间就到南市了。
大概这—?路上过得太平静了,三娃在每截车厢里跑几圈,就是想发现点什么不好的事,他好去举报。
可惜的是,这趟车没什么不好的,列车员还抱着他在车里走了几圈。
只是让三娃很不高兴的是,因为车厢里人多,胡瑶他们只吃了腌萝卜菜,玉米饼,鸡蛋都是泡在水缸里悄悄吃的。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终于到了南市了。
这个时候的南市,人还没有那么多?,车站上的人也是稀稀拉拉的。
“我们先去找招待所?吧。”
庞团长也是很艰难地从火车上下来了,跟胡瑶差不多?,两条腿又麻又种的。
唯一—?个保持好状态就是三娃,—?直走在最前面。
等胡瑶他们到了出站的地方时,居然听到有人叫她。
“胡瑶,是胡瑶同志吗?”
胡
瑶转头看了看庞团长媳妇,俩人对视了好几眼,又看到有个二十来岁的姑娘,正冲他们喊着呢。
“看来就是找你的。”庞团长媳妇很肯定地说。
胡瑶背上的五娃也是“嗯”了—?声,
“妈妈,她一直在看着你呢。”
“你是胡瑶同志么,是真的是你么?”
这位姑姑异常的激动,就像见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似的,两只手紧紧地拉着胡瑶的手。
“终于见到你了,胡瑶同志。”
庞团长媳妇帮着胡瑶把人给拉开后,对这位激动到眼圈还发红的姑娘说,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咱们到旁边安静的地方再说。”
这个20郎当岁的姑娘,用手抹了下眼睛。
“嗯,去、去我师傅那吧,她那里安静。”
按照正常的来说,要?接着不认识的人,或者不认识她的人,她应该在去的路上把话说明白了。
可她却不说话,—?直抿着嘴,而且两只手紧紧抓着衣服的衣角。
胡瑶和庞团长媳妇也都看出来了,这姑娘特别特别的紧张。
但是不是那种要?干坏事的紧张,而是要说什么重要?话,—?直在肚子里称重量呢。
大概是不清楚,哪些要?说哪些不要?说的。
庞团长媳妇冲着胡瑶点点头,“没问题的,不是什么坏人。”
胡瑶也知道,但是就觉得奇怪。
也不知道这姑娘说的师傅家在哪,他们这—?串人就跟着她。
从火车站走出去大概五六分钟时,这个姑娘才想起来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