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东厂观察笔记 她与灯 644 字 2022-10-18

**

承乾宫已经上了灯。

一场秋雨过后,满地都是绰绰的灯影。

杨婉把脚踩在椅沿上,抱着膝盖坐在灯下斟酌笔记。

易琅在书房内读书,诵书声时不时地传来,合玉与清蒙等人坐在杨婉对面翻账,一边在炭火里烤着白薯。

杨婉将笔记举起来,仰面靠向椅背。

距离贞宁帝驾崩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贞宁帝至今仍未下立储的诏书。

杨婉闭上眼睛,尽可能地去回想她曾经看过的文献以及相关的研究论文。

贞宁帝驾崩至皇次子易珏病死,易琅登基,期间只有短短数月。

但是,就这几个月的历史,却暗藏诸多玄机,一直是明史研究的热点。

这道遗诏究竟有没有下,如果下了,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通过内阁宣诏,最后又因为什么原因,被藏匿到了什么地方?

如果没有下,那么为什么没有按照当时大明律,像红丸案后那样,在皇帝无诏而崩时,由内阁代拟遗诏。

《明史》记载皇次子死于疾病,但之后清人所整理的很多史料里,都曾提及贞宁末年,皇后照顾皇次子极其用心,皇次子的病日渐好转。既然如此,为什么,皇次子又会突然病死在皇帝驾崩之后?

这些问题,随便拈一个出来,都主流观点认为,皇次子是死于夺嫡之争。

而下手之人,应该是一位内廷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