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重姒也是这个时候,发现这人记性极好,几近过目不忘的,若……若能入仕,决计远超他父兄能达到的成就,可事已至此,她不敢流露惋惜,怕蜇伤宣珏,只能继续缠着他说些无关痛痒的游历。
她从半月一来,到五日一扣门,再到三天冒个头,再到最后,每天都来吵嚷玩闹,用她最不喜欢写的簪花小楷帮宣珏誊抄摘录。
这本书卷写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时候,宣珏不再仅仅只和她提及纯粹一年来经历了。
那些经历见识里,会掺杂几分民生治理,和对百民的忧虑同情——
这才是谢重姒从未听过、一无所知的空白地带。
她听得茫然彷徨,甚至有几分德不配位的惶恐:
会有百越乱民为了一个脏馒头,争打地头破血流,会有失夫的贫妇抱子乞讨无法,最后被逼卖身,也会有瘫痪数十载的老者,家里实在无法照料,一根白绫送他上路。
那她呢?只是生得命好,就享受唾手可得的富贵锦绣吗?
皇权冷铁,尸骸堆砌,天金阙下尘埃不可见。
谢重姒本以为一切本该如此,当权者,纵横捭阖,谁都可以当棋子。
感情都是吝啬的施舍。
夏荷怒绽的时节,她却从宣珏的讲述里,敏锐地感知到那些不同。谢重姒味如嚼蜡地咬了口新鲜荔枝,不想再吃了,将盛着冰的托盘都推远了点,皱着眉,低声道:“……那该怎么做呢?”
“珏见识尚显短浅,也不全然知晓,怕误导殿下,便不多说愚见了。但……”宣珏修长指尖捻过她推开的荔枝,耐心替她剥壳,“水者,载舟,亦可覆舟。执政者为民总归是不错的。殿下也不需忧虑,当位者谋其事,每个人都只要做他应做的。偶尔……向下看看即可。”
他闭口不提一路上氏族对他明中暗里的接触,将剥好的荔枝堆叠在小金盏上,推给谢重姒。
没想到,谢重姒没拿荔枝,反而拽住他手腕,将他沾了汁水、还未擦拭的指尖含在嘴里,然后在宣珏耳垂脸侧猝然炸开红晕的呆愣里,砸吧砸吧嘴道:“好甜。”
盛夏嘈杂乱耳的蝉鸣仿佛带了点什么节奏,谢重姒这段时日相处下来,稍微退了那婉约假装,又有点蹬鼻子上脸的天不怕地不怕,干脆笑嘻嘻地直抒胸臆:“离玉,我好喜欢你呀。想和你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