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轮到她们家了。

林母又问了问仨外孙(女),还埋怨咋不带孩子一起过来。

林小红嘿嘿傻笑,赶紧转移话题,“娘,背篓里有鸡蛋。一半给你们,剩下的二十个您看能不能给我换点棉花票。”

林母看了眼背篓,“我和你爹不要鸡蛋,你赶紧拿回去,你还没好呢,得多吃点好的补补。”

三个嫂子虽然不知道心里咋想的,反正都跟着附和。

林小红拿来了,自然不会再拿回去的,开始转移话题,“娘你不知道,家里的被子都被尿成什么样了,我就给拆了,掏出不少黄棉花,弄得被褥大窟窿小眼子的,得往里絮点新棉花才行。”

林大嫂估计有了共鸣,“可不是,家里的被子今早还被小丫给尿了,搁炕头烘着呢,骂了也没用。”

林二嫂、林三嫂也都有过惨痛经历,四人说得很是热闹。

“你家老幺还不大呢,要不再盖两年,要不然还得尿。”林母建议道。

林小红怎么能同意,她实在受不了那个味儿了。

销魂~

继续转移话题,“娘,今年弹棉花的在哪个生产队落脚?”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求评论。

第16章

◎李爱国是精神小伙…◎

林小红之所以要问弹棉花在哪个生产队落脚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农民穷,不可能年年弹棉花,导致(弹棉花的)客户少,挣不到钱。

所以他们多数是“游、击队”。

每年冬天去不同的生产队落脚。

虽说现在不让私人做买卖,但有些行当,上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