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就是冬天,其他季节下水沟都是有水的,可没法从这边过。
李婶子家是这条街的最后一户才对。
因为是最后一户,她家房基地很是宽敞。
虽然自留地规定一家都是三分,但也没那么可丁可卯的,民不举官不咎嘛。
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大队住着,除了个别的,或者有结仇的,没人会举、bao。
林小红加快脚步,很快到了家门口。
这时候很多家是没院墙的,林家倒是有,不过是那种土坯的,高度也就一米多点,加上年头久了,已经脱落不少,大人随便一跨就过去了,小孩都能翻过去,所以这种院墙就是拦君子不拦小人的。
院门就是几块木板子随便订在一起的,中间都漏风,估计踹几脚都得散。
这是自己家,林小红自然不用拍门,直接推门进,外头怪冷的,“爹、娘,我回来啦!”
她家大半是半砖瓦房,也有土坯草房。
主要是家里人多,还没分家,有两个新接出来的房子,估计当时没弄到砖瓦。
她这一嗓子喊出不少人。
大家都猫冬呢,不少人都在家。
林小红“娘、大嫂、二嫂、三嫂”挨个喊人。
又有不少孩子喊她,乱糟糟中透着温馨。
她被林母拉进屋,又直接上了炕。
林母将孩子们都撵了,让他们去别屋疯去。
林小红就问,“娘,我爹、大哥他们呢?
“凿冰眼去了。”林母所说的凿冰眼和大江他们那个不一样。
因为三大队有连片的鱼池,为了鱼有足够的氧气,需要有冰眼。
所以队里男队员会轮班去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