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氏未再多追问,怕引起知琴的怀疑。
苏婉到底是在慈爱院里用了午膳,还一直待到日落西山,方回到西徽院。
回到西徽院时,西徽院又多了几个人,有厨娘、粗使婆子和杂役。
若柳在苏婉回来后,更是跪在了她的面前,我见犹怜的请罪。
苏婉玩味的看着她,没说起,也没说要罚,就让她跪着。
独自用过晚膳后,苏婉拿出那幅观音像绣图,开始绣了起来。
赵氏帮着拨了拨灯芯,让油灯更亮堂些,心疼道:“大娘子这么晚怎得还要做针线?”
这观音像已经没多少了,不用绣架,只在绣绷上即可。
“早些绣完,好早日送给赵大娘子送去。”
这幅绣图原就是给赵子辰赵县令的娘子王氏绣的,而王氏是要将绣图拿来送赵家大太太,也就是赵三爷的嫡母的。
赵大太太生辰在即,她必须要赶紧绣出来,送到王氏手里。
“唉,那娘子做一会就歇了吧,你现在身子重,这夜间做针线对眼睛不好。”赵氏不明白其中关窍,可她心疼苏婉,又拗不过她,只能这般劝说一二。
苏婉:“养娘,我省得的。”
这孩子现在已经五月有余,她现在已经感觉到了小家伙的活泼好动了,这是个小生命,是属于她和二爷的。
“也不知道二爷现在怎么样了?”
二爷在平江焦头烂额的,一会忙着察看菜园、火锅店的账本,还要监督绣坊那边,子坎先生他们已经在干活了,许多东西他都要过问。以前苏婉在,摆件样式,选材之类的,来询问她即可,现在通通都要他来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