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楚干说这些日子京都那边也有人做出了臭豆腐跟螺蛳粉,因为少了路上运输这一环,价比我们卖的便宜,很多客人都被吸引了过去,这些日子生意受到了一些影响,他来问问我有没有什么法子。”

杨家人一听这话,顿时连饭都不吃了,全盯着杨舒,杨大郎问,“那怎么办,生意不好做,那作坊可就没事做了啊。”

他们之前还商量过,要是下半年生意更好了就多招一些人,除了村子里的人也带一带媳妇的娘家。但现在这样,只怕连作坊有的人都不能全留下来了。

杨舒对此倒不意外,古人的聪明难以想象,其他人做出来也不过是迟早的事,他道:“还是跟以前一样,保证我们的品质和味道,我们东山臭豆腐跟螺蛳粉在京都已经小有了一点名气,我打算再增加一些小零嘴,让楚家在京都开个东山零食铺。”

杨家其他人还没问杨舒这事成不成,那群孩子就跑到了杨舒身边,眼巴巴的看着他,“小叔,你又要做辣片了吗,你都好久没做过了,我们想吃。”

“小叔,酥饼也好吃,我们也想吃酥饼。”

“还有鸭脖子,小叔做的鸭脖子可好吃了,小叔你什么时候再做给我们吃啊。”

小孩儿们你一句我一句的问了起来,杨家其他人一听才发现杨舒已经给家里孩子做过不少零嘴吃了,那些东西他们也吃过,味道都不错,想来也是能赚钱的。

这倒让他们放了心。

杨舒挨个摸摸脑袋,“等这段时间忙完就给你们做,明儿我去县里一趟,买些东西回来。”

零食这东西在现代太多了,仅是辣条就有几百上前种,除了辣条外还可以做点卤菜饼干之类的,应该也是不愁卖的。

“那成,老四你忙你的去,其他事我们来做,”他们想不到什么赚钱的法子,就把活都给包了,给老四省事。

想做零食,杨舒晚上的时候还找杨三郎给他写了个计划书,其中包括他打算做的一些零食种类还有名字。这时代的字杨舒能认一些,但写是真不会,他打算等后面事都稳定下来就去学学写字,带着家里人一起。

第二天一早杨舒就带着计划书跟水车模型去县城找楚干兄弟两了。

楚家这边,之前献上去的水磨上头在几个地方试了后觉得可行,于是赏赐了不少东西下来,京都楚家那边只要名,东西没要,全送到了青峰县,其中还有一份是给杨舒的。

除此外京都楚家那边也给许了一些好处,比如给了两个在京都的铺面,在府城还给买了一套宅子,甚至还给楚干要了一个到京都国子学上学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