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吴秀芳在后面喊:“别当这是省城啊,外面没灯,你掉进窟窿里,喊死了大家都当是风声,冻死了也没人管。”

她爹怒气冲冲:“说的好像我没下过乡一样,当年支援三线建设,我在新疆待了一年。还屋子呢,我们都是住在雪窝子里!”

吴秀芳一点和软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冷笑:“我在这里呆了10年,我不比你了解情况?当年公社的民兵队长都一脚踩空了,直接摔瘸了。你可别忘了,你8级钳工要是摔坏了手,那也就是个摆设。更加没人跟在你后面讨好你了。”

吴师傅真要被气炸了。

他难道不清楚这帮年轻人讨好他是有所图吗?又不能让他舒坦会儿,非得直接戳破这层窗户纸吗?

他头一扭,气呼呼地去了旁边的发酵室。那里酿着酒呢,他跟酒池在一块儿,都比和人待在一处自在。

结果田蓝和陈立恒还在后面大喊大叫:“叔,你可千万别再喝了。到时候喝坏了神经手抖,带不了徒弟,也干不了活了。”

吴师傅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当场摔倒。

两人劝过了老头,就要打发老太。

田蓝嘴上客气:“阿姨,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呀?我们乡下苦,吃饭都数着高粱米。大家口粮都有定量,你要是留的时间长可得交粮票。不然我们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

吴母都要晕过去了。

前脚她才帮他们把拖拉机零部件给运过来了,后脚就嫌她吃白饭。这日子到底让不让人过了?

田蓝摊手,满脸理所当然:“你又没事业的靠山,你还指望我们捧着你不成?阿姨你现实点,你对你儿子掏心掏肺,工作和退休工资都给人家花,也没见他和他老婆点你多少好脸色。咱们非亲非故的,你又没啥东西可以给我们,我们干嘛上赶着讨好你?你不是开玩笑吗?”

吴母的胸口上下起伏,伸出的手指头都在颤抖:“你……你……”

田蓝还认真地和她说大实话:“你要是有能力,能在我们这里派上用场的话,您放心,我们绝对对您无微不至。”

她双手一摊,说话难听的要命,“可惜你又没啥用。”

幸亏吴母年纪不大,今年还不满四十五,健康状况还不错,没三高。所以没当场气晕过去。

她哆哆嗦嗦颤抖了半天,终于吼出了声:“我是财务,我干了一辈子的财务。你们用不上我,是你们这里太落后!”

谁知田蓝跟个变色龙似的,标准的只认技术不认人,其嘴脸变化之迅速,完全可以用厚颜无耻来形容。

她立刻笑开了花,亲亲热热地讨好人:“阿姨,你果然是人才。你放心,在我们这儿,只要是人才,所有人都会对你笑脸相迎,捧着你,绝对不会说你重男轻女,不把女儿当成人的。”

这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呢,生怕气不死人一样。

她恶狠狠地一扭头,开口赶人:“赶紧给我出去,我要睡觉了。”

时候的确不早了,整个赵家沟都静悄悄的,舍不得浪费煤油的人也早早熄了灯。

田蓝和陈立恒将屋子留给老两口,打着手电筒跟吴秀芳一道去防空洞。

那里有他们自己收拾出来的值班室,就是备着客人登门,好有地方给人住。

吴秀芳叹气:“你们帮我出了这口气,得罪了我爸怎么办?你们上哪再去找八级钳工啊。”

田蓝挑眉毛,一本正经道:“你爸能不能留下,主要取决于你妈。你妈在哪儿你爸就会在哪儿。”

吴秀芳理解不能,十分疑惑:“为什么呀?是我妈离不开我爸才是真的。没我爸给她撑腰,我那弟弟和弟媳妇不把她打出门就不错了。”

田蓝笑着摇头:“你错了,男女之间,尤其上了年纪之后,是男人离不开女人。没老婆在,谁帮他们收拾屋子?谁给他们洗衣服做饭?谁伺候他们吃喝拉撒?你仔细想想,死了老婆的男人即便年过花甲是不是多半都会再娶?死了丈夫的女人,儿女长大了的,能够养活自己的,又有几个会再嫁?”

吴秀芳开始愤愤不平:“这就是男女不平等,忘了妇女也顶半边天,还想让女人从一而终,不允许再嫁。”

田蓝笑出了声:“那你可想岔了,是她们自己不愿意嫁。好不容易糟老头子死了,难得有几天清静日子过,非得再给自己找个祖宗伺候吗?不如自己一个人安安生生地过小日子,才自在呢。”

吴秀芳目瞪口呆,她还真头回听说这种事。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陈立恒。

后者有些无奈,又向田蓝表忠心:“没事,等咱们老了以后,我伺候你。”

没想到田蓝钢铁直女,一点没感动的意思,反而点头表示相信:“你有生活自理能力,你能够照顾自己,不指望别人伺候。”

得,鸡同鸭讲,传递的意思都不一样。

吴秀芳虽然没结婚,但下乡这么多年也谈过朋友。此时此刻,她都深深地同情陈立恒了。

兰花花同志以前也挺浪漫的呀,很有江南烟雨的意思。现在不知道咋滴,直筒筒的,跟个棒槌似的。

田蓝哪看得出她在腹诽,只继续说下去:“所以,想留下你爸,就必须得让你妈心甘情愿地留在咱们向阳公社。”

吴秀芳眨巴眼睛,又觉得不可思议:“你们这是想留我妈的态度吗?我妈估计都恨死你们了。你俩等着吧,明天太阳一升起来,她保准马上走人。”

陈立恒摇摇头,微微一笑:“那可未必。你妈也是干了30年的工人,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她是妻子是母亲,但她也是国家建设者,她同样需要展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以前她可以自我安慰,她是妻子是母亲。即便在厂里干的稀疏平常,只要把这两个身份做好了就行。

结果现在呢,他们不给她脸,当面扯下了她的遮羞布。不仅女儿恨她,儿子轻视她,就连他的丈夫当着外人的面都能在她面前找优越感,肆无忌惮地嘲笑她。

她这一辈子可有一件事做好了?她的人生可真够失败的。

现在,儿女都已经这么大了,想揣回肚子里重养不现实。

丈夫都已经退休了,这时代除非是闹得鸡飞狗跳,彻底没办法过下去,否则压根就没离婚这一说。

无论丈夫还是儿女,她都指望不上。家里没她落脚的地方,现在唯一还有点希望的也就是工作了。

留在省城不现实。

回城知青和毕业的中学生都在到处找工作呢。人家用人单位不要大姑娘小伙子,找个退休的半老婆子,图啥呀?

她走在十字路口,明明前方亮着灯,但哪一盏灯都不是为她而亮。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她唯一的选择就是留在乡下,好好做出点成绩来。

这些话,陈立恒不好直截了当地对吴秀芳说,那毕竟是她亲爹妈,只能她自己慢慢领悟。

田蓝抬头看了眼黑黢黢的山村,突然间冒出一句:“得给村里通电啊,不然太不方便了。”

陈立恒点头:“这事不难,只要他们大队有钱就能通上电。从公社接电线过来就行。”

吴秀芳突然间警觉:“你俩不打算上大学了吗?等7月份考完试,8月份通知单就送到了,你们还管通不通电?”

两人奇怪:“就算我们走了,其他人就不用电了吗?有电才能发展啊。”

吴秀芳有气无力:“你俩管的可真宽。”

后面传来喊声,赵来娣手上提着盏气死风灯,气喘吁吁地追上来,不满地抱怨:“你们走怎么不喊我一声?”

她重新上学之后回家住过一段时间,结果她爹妈不停地起幺蛾子,她一怒之下,直接又回知青点住了。

反正知青点地方大,支张床就能睡觉。

现在,让她一个人和吴秀芳的父母待着,她不自在。

田蓝好笑:“你这么大的人了,自己把门窗锁好,怕什么呀?”

赵来娣现在胆子大了不少,当着人面也敢表达自己的情感了:“我不喜欢他们,他们重男轻女,太讨厌了。”

她认真地看着吴秀芳,“原来不仅仅是我们乡下人把你儿子当成宝,女儿当成草,你们城里人也这样吗?我还以为是女人力气小,干农活比不上男人呢。城里又不用干农活,为什么还是这样?”

吴秀芳苦笑:“你问我我问谁去?”

现在纠结这些也没啥意义。她只想赶紧躺下来,好好睡一觉。这一路奔波的,她早就吃不消了。

第二天早上,田蓝回知青点烧早饭时,瞧见吴母已经收拾得清清爽爽,就是精神不太好,肉眼可见黑眼圈和眼袋。

她走进厨房,既没和田蓝打招呼也没离开的意思。

田蓝倒是瞅了她一眼,就问了句:“你要吃玉米面窝窝头还是高粱发糕?今天有大碴子粥。”

大碴子就是磨了一遍的玉米,颗粒比较大,煮粥很香。

玉米面窝窝头用的玉米则是磨了两回,颗粒细,加点山芋粉和小麦粉揉成的面团蒸窝窝头,同样又香又甜。

吴母心不在焉:“随便吧。”

她家条件不错,粗细娘搭着吃也是细粮为主,粗粮为辅。没想到乡下这么苦,连招待客人都没有小麦面条或者白面馒头。

田蓝便不管她,只自己烧火做饭。

这些都是她平常做惯了的,灶上灶下两头忙也没手忙脚乱。

火苗舔舐锅底,锅里的玉米碴子粥开始汩汩地冒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