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行不端又不懂得收敛的人,绝对会因为诸多的原因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李初虽然第一次见面给了薛怀义一个教训,但是薛怀义绝对不会记在心上的。
依武媚娘的态度可以看出来,武媚娘是放纵薛怀义的,只要薛怀义没有做出毁灭江山的事情来,武媚娘就会放任不管。
这种放任有时候就是一道催命符,一个本来就是小人出身,根本没读几本书,不懂得内敛的人,在武媚娘的有意放纵之下,绝对会无法无天。
李初从来没有劝谏过,让武媚娘管束薛怀义,等的就是这一天,让她等到了是吧。
薛怀义忽然口吐鲜血,他想要挣扎,却连挑拨的机会都没有,人没了气息。
“人,你们给陛下带回去。”将这句话丢下,李初头也不回的离开,青芜和曲和两个人会知道怎么解决薛怀义的事情,该李初做的,李初已经做完。
只是有些人,有时候,总以为自己的存在能掀起一些波澜,却不知自己其实太过无足轻重,哪怕曾经贵为皇帝身边最宠爱的那个人,借皇帝的势横行无肆,但他一死,便再也没有人会记得他。
薛怀义,他曾经在武媚娘的心里留下了痕迹,可是最终也是他自己一手毁掉这份痕迹。
朝中并没有因为薛怀义的死而再起什么波澜,就连武媚娘的身边也很快有了取而代之的人,随着朝事平静,总是有人觉得事情不应该再提起,毕竟相较于一个男宠来,天下更重要,皇帝能不看重男宠,能够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臣子们要的就是皇帝这个态度。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重建明堂,武媚娘是不可以有不要这座明堂的,一应修建的费用,全都由武媚娘自己出,竟然不动国库半分银子,武媚娘再次建起明堂。
如此,武媚娘登基为帝,不知不觉竟然七年,七年的光景就那么稍纵即逝。
自然而然,请武媚娘立太子的事也被人提到明面上。
太子,武家的人想当,可是这个本来就是李家的天下,李家的人是不可能看着自己手中的皇位被人抢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天没有定下太子,一天就不可能让人安心。
武家的人,武承嗣蹦跶得尤其的厉害,可是不管他再怎么蹦跶,为百官之首的李初即然为尚书令,更是开了女科,让女子可以出仕,这些年来调和阴阳,就算一开始因为她是女子的身份,并不怎么认同她成为宰相的人,这些年来来也是心悦诚服。
为相者,李初尽心竭力,不欲一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枚物,随能收叙,无隔疏浅贱。
对于李初,朝中上下都有极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武家的人蹦跶有多厉害,都掀不起风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