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

“冒犯长公主,请长公主恕罪。”青年何尝不是看傻了李初,是以连忙和李初赔罪作揖。

李初挥手不以为然地道:“你能到我这长公主府来直问,看来在你的心里,我是一个能听得进真话的人,你心中存有疑惑,而且也是生怕酷吏之事再生变故,所以才会急急寻来,只想让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如今下狱的所有酷吏尽都处置。”

“你的初心不错,然而你既然问我为什么到现在都不审酷吏,看来你并不懂我的心思,不懂,就不应该说出来,让人知道你的不懂。”

“不然,所谓三人行则有我师,不懂当问,而不是应该遮遮掩掩。”青年板正一张脸的反驳,显然不认同李初的说法,不懂就应该问,而不是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肆意猜测。

李初抿唇而笑,问道:“那么你说,为什么太后不问我,受酷吏迫害的臣子不问我,只有你来问我?”

问得青年傻眼了,这个问题他没有考虑过?现在考虑也是可以的,说是因为太后和那些大臣都不心急?怎么可能不心急。

聪明人都知道,武媚娘想借酷吏们的手铲除异己,眼下她亲手将这些酷吏全都交给李初,她是不知道李初会怎么样对付那些人?

自己亲手砍掉自己的左膀右臂,武媚娘可一天不急,两天不急,,三天四天后,她不会想反悔,不会想把这些酷吏再放出去?

受过酷吏迫害的臣子,他们又是怎么样的?不怕旧事重演,让自己再进一回大牢,到时候他们还能不能出来,这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方催促李初。

青年就是想赶紧把事情定下,赶紧把这些酷吏全都解决,所以才会在这里出现,就是想堵李初,让李初赶紧把这些人都处理,往后,这些酷吏不再出现。

“所谓稳,太后稳得,朝中的重臣稳重,偏偏却是你稳不得,所以……”武媚娘能成为太后,而那些朝臣可以死里逃生,可以成为朝中重臣,而眼前的青年只是一个书生,想议国事,他的出现,用这样的方式,何尝不是想要得到李初的注意,然而想得再好,李初却不一定要配合。

李初此时的嘴角依然挂着笑容,朝青年道:“天下皆知太后爱才,以令天下人自荐,你若是想出仕,最不该的就是到我公主府来。我要怎么审查酷吏自有我的想法,只需要向太后交代,陛下交代,臣子交代,天下百姓交代,却不需要向你一个人说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李初放着晾着那些人,她都已经把这些人的供词都拿下,接下来的事不需要急,反而看着他们,等着他们的表现,更好。

“长公主。”本来此来意气风发的人,在听到李初看破他的想法时,有些心急的想要解释,李初扬起手打断他想说出口的话,“想看我和太后相争相斗?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没有那么容易。”

青年更急,额头都渗出汗来,李初道:“诸位都散了吧,戏没得看了。”

话说完人更是转身就走,青年眼看李初走得果断,显得更急,“长公主,在下慕公主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