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

劫后余生,所以他们喜极而泣,却又坚持不想让别人看出他们各自的狼狈来。

如果说昨天武媚娘还在考虑是不是不应该如李初的提议这么快结束酷吏政治,到今天武媚娘觉得李初是对的。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个道理,她要懂得适可而止。

不过,武媚娘虽然把周兴他们这些酷吏全都交给李初处理,但是李初那天离开御史台的大牢之后,却没有急于审问这些人,更不曾将这些人定罪。

有的在等着这些酷吏下场的人可就急啦!

所以有人上门询问李初,为什么不趁热打铁的处理酷吏?

说来,李初虽然一向管的事不少,但是她的公主府下却没养一个人。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李初怎么掺和朝政,却没有一个人参李初的原因。实在是李初虽然管朝中的大事,但是却不会事事都管。而且从来谨言慎行,没有半分嚣张跋扈或是仗势欺人。

更别说李初从来不造势,只做利于百姓的事。有些是李初都做完,朝中的臣子半点风声都没收到,后知后觉发现的,想夸李初,人家李初也不需要他们夸。

今天有人上门,站在她的公主府面前,询问她为什么不趁热打铁的处理酷吏。没有人就意味着李初得自己出来处理这件事情,李初倒是无所谓。

有人来提意见,这是好事。正好也将李初长一长脸。

李初出门只看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学子,看起来大约二十五六岁。意气风发,正在那侃侃而谈论起酷吏,不难看出他对酷吏的不满。

“酷吏横行,以令天下皆畏,多少重臣死于酷吏之手,如今太后交酷吏于长公主之手,令长公主处置,长公主却避之不谈,更不审查,是为何故?长公主为入狱之重臣面见太后,令太后重视酷吏之酷刑,难道长公主不想将他们除之而后快?”来人没有看到李初远远的走来,围观的人围在一起,都在听着他说话,可是至于他说的话是真是假,谁也不置评价。

“这些问题既然是问我的,应该等我出来你再问。”李初扬声所答,听到声音的人全都齐齐看向李初,随后恭敬的见礼,“安定长公主。”

李初点点头,冲他们一笑道:“我这安定长公主府着实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难得有你帮忙。”

目光落在那位青年的身上,神情温和,并不曾因为眼前的人做的事而心生不满,仅凭这一点就让人不由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