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是为两国交好,但是这些年吐蕃一再进犯大唐,多有蔑视大唐之心,如今闹出这样的事情来,分明是为两国寻开战的理由。
“公主能传信定是平安无事,可是要如何才能破眼前的局面。吐蕃太子死没有死?”对啊,最重要的是吐蕃太子死了还是没有死。
“死不死的不重要,现在他们是捉住了公主毒杀太子一事,这是要指责我们的公主行事不端,想扣我们一个坏吐蕃传承的罪名。试想我们公主出嫁和亲是为了什么的?那是为了两国和睦,为了两国和睦的人却杀了他们一国的太子,或者是意图杀害他们太子,那就是我们的不对。”有人将情况仔细的分析说明,希望不明白的人可以搞清楚。
李治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是当皇帝的人,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除去一个人,而且直截了当,更不会落人于柄,他比谁都清楚。
“现在只怕吐蕃有意陷害,为的就是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指责大唐,然后趁机发兵,令大唐的将士军心溃散,不能对抗。他们就可以不战而得大唐的土地。”想到吐蕃的心思,太多人不淡定了。
“上回吐蕃使臣来到长安就已经看得出来吐蕃野心勃勃,啊,如果不是薛仁贵薛将军,想出震慑他们的办法,战事早已再起。如今吐蕃再一次抓住文成公主一事一定会借机生事,陛下,一定要派一个得力的干将前去解决此事。”
上次和吐蕃一战大唐占不到半点便宜,总结失败的经验,同样的事情万不可以再让它发生。
李治握紧了拳头,他的心里早就已经有了一个人选,不错,这件事,这是最合适的人选。
“朕知道了,退朝。”谁也没有想到李治听到臣子议论纷纷,既然站了起来,头也不回的走了。
与她并坐的武媚娘完全不知道李治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起身跟着李治回了内殿。
“陛下。”武媚娘跟着回去唤了李治一声,李治忽然转过头问武媚娘道:“媚娘以为哪一个人合适前往吐蕃?”
此问落下,武媚娘顿住了,立刻明白李治的意思,“初儿。”
“不错,初儿是最合适的人选。”李治激动无比,他一直都在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可以让李初插手军权。
啊,虽然文成公主的事令李治心急如焚,但是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陛下决定了吗?”武媚娘仅仅是询问李治,想要确定李治的心意。
“媚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李治没有回答,只是反问,他想知道武媚娘是否心中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如果是他愿意听武媚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