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安国公并没有卧床休息,只是坐在书案旁发呆,桌上是几张泛黄的旧纸。

“来了啊,放下吧,祖母待会儿吃。”安国公眼中也没有泪痕,只是那木然的样子,谁看了都不忍心。

迟生把托盘放下,静静看着桌上的纸张。半响,安国公才道,“这是你娘小时候的习作。那时我在外头打仗,很少有时间教养她。后来长大了,我对她是不满意的。你们姨妈武艺高强,心性开阔,是我最中意的继承人。”

“可是祖母还是把母亲留在身边了。”

“是啊,这样文不成武不就,心性脆弱的孽障,哪里放心她去别人家受苦。我立她做世女,成全她和白昆山的婚事,不催她多生育,什么都满足她,她还是不孝,抛下一家老小先去了。”

迟生明白,若世上论谁最疼爱世女,肯定是安国公。

“母亲身前病了好久,朱医官说那种病消耗人的生气,令人不想活下去。母亲肯定已经很努力了,她履行了世女的职责,尽力做一个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可能有瑕疵,但她尽力了。”

“门外来了很多百姓,自发悼念母亲。母亲的功绩,都在百姓心中。太史公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1母亲死在巡视途中,一生都为百姓奔走,百姓记得她,青史也记得她。”

“门外有人点灯、焚香祭拜,还有人送祭品过来。今天的白米粥就是百姓送来的稻米熬的,母亲引进中原耕作办法,教人在山上开田种水稻。咱们云南水土丰美,气候又好,比中原种得更好。母亲的善政让各族脱离了居住洞穴、渔猎采集的生活,住上木屋、泥屋,再不用满身藓,活不成个人样。”

“芥菜也是百姓送的,当年母亲向一位街头卖腌芥菜的妇人买过、赞过,腌芥菜一时风靡。是母亲身体力行支持女人走出家门,咱们能吸引众多流民入境落户,正是因为您和母亲爱护百姓啊。”

安国公还是没有说话,看着那几张黄纸发呆。

劝慰不行,夸奖也不行,迟生换了思路,“佛说生老病死,为何生死之间还要有老病?我私心想着,若是一个人从健康、壮年,一下子步入冥府,难免心有不甘。中间隔着病痛,她大约早已做好准备。朱医官说母亲曾有轻生之言,只是当时他们都以为是玩笑,现在想来,病痛真的折磨了母亲太久。她如今,也算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