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按下杨家事不提,再说赵家这边。
赵书良很快听说李穆川升官之事,也是颇为惊喜。没想到二郎倒是个有运道的,李家办庆贺酒席时,赵家还主动上门送了一份礼,李家人也不好拒绝。
吴氏也很欣喜,跟丈夫商量,“官人,李家现下比咱家门第还高些了。”
赵书良笑:“怕甚,只要二郎有出息,李家定能看得上他。他若是个草包,也别耽误人家大好的女娘了。”
因李家前些日子忙碌杨家的事,赵世简不好过来捣乱。赵世简听到李穆川升官的好消息后,酒席还没办,就找个机会又上门了。
他是放学后来的,恰好是晚上,杨家兄妹也在,李穆川父子也在家。赵世简安慰了杨镇几句,厚着脸皮在赵家蹭了顿饭。因杨镇和赵世简在,豆娘三姐妹在厨下吃的饭。郑氏肖氏在正堂为众人添饭添菜。
吃罢饭,李穆川要问三个少年功课。李承业、杨镇、赵世简三人一子排开,躬身请教。李家其余人屏息旁听。豆娘一边假装收拾碗筷,一边偶尔听几句,还偷偷看了杨镇两眼。丽娘一直在厨房忙活。
李姝大摇大摆进来旁听,她一时给李泗新添烟丝,一时给杨镇等人续茶水。张氏见她一点不怕羞,捏捏她的脸。
李泗新见三个少年郎与儿子一起之乎者也说了半天,虽看着欣喜,奈何他老人家听不懂,只得按下性子等待。
说了半柱香的功夫,李穆川点点头,“二郎,你要加把劲了,镇哥儿和世简可都比你有悟性呢。”
李承业忙低头应道:“阿爹放心,儿子定会努力的。”
李穆川看向杨镇,“镇哥儿也要注意保养身体,不要学的太狠。”
是的,杨镇近日读书像着魔了一样,日日读到三更天。自莫家来人和陈氏相商杨镇读书的事,杨镇听说后,怕自己功课落后,去了莫家丢脸,更是勤学不辍。
赵世简在三人之间是中不溜,他今日来,主要是想看看李姝。自从河边见到她后,他再也梦不到姝娘了,更别想一起手拉手看花花草草了。
有李姝在旁边看着,赵世简使出浑身解数回答李穆川的问题,就怕太差劲让李家人瞧不起。
李姝看了看赵世简,心说老头子,没想到你再次投胎了,还是这样会读书。可惜我不能跟你一起读书了。你好好读书,我好好学针线厨艺,以后做个贤妻良母,这可是你上辈子盼了一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