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王上。”荀子闻言站起身来一拜,接着便被宫人带去休息了。
等到荀子一走,韩非便坐了下来。
“这个荀子,本王都如此低声下气求他了,居然丝毫不为所动。”韩然语气中不乏有些不满,毕竟作为王上几时受过这种气。
“父王勿要动怒,再怎么说荀子老师也是赵国人,之前上党一事不少人已经看出我们的用意,他定然不会不知道。作为赵国人,如今赵国大不如前,他心中定然焦虑,只要给他时间,让他明白我们韩国对赵国并无恶意,他便会同意的。”韩非这么说着,嘴角微微扬起,似是已经想到了主意。
“说来简单,可之前上党一事使得赵国损失四十余万将士,如今赵国不单痛恨秦国,更将责任怪在韩国的头上。”
“无论是韩国或是赵国,我们不过都是秦国的受害者罢了,若是能够联合起来,比起单一对抗秦国便会有效的多。这个道理,我相信荀子老师定然会明白的。”
荀子在韩国的王城中待了几日,这些日子韩王果然如答应他的一样,并未再前来求他收徒一事,他也乐得轻松。
这日,他闲来无事便走到宫中池塘边的亭里休息。
刚坐了没一会儿,身后便传来了脚步声,他转头望去,竟是韩非。
“荀子老师真是好雅兴。”韩非一作揖招呼道,又吩咐身后的宫人备些茶点过来,随即才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公子不也一样?”荀子瞥了他一眼,随即便转头去看亭外的池塘。
“学生有一问题想问,希望老师能够解答。”韩非又说道,话音未落便见荀子抬起手来,摇着头道:“哎,不要老师学生的称呼,我可受不起。”
“不知道对于如今诸侯国之间的形式,荀子老师如何看呢?”
荀子想不到他会如此直接,有些惊讶的瞥了他一眼,还未开口便听见韩非道:“如今群雄割据,诸侯争霸,之前楚、赵两国勉强可以和强秦抗衡,可秦楚和谈,楚国站于秦国一面,赵国又在长平落败,士气大跌。”
他说着顿了顿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荀子,又继续道:“反观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定然不会就此罢手,以秦国的个性定然会趁势而上,继续攻打赵国。”
说话间,宫人已经将茶点端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