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和摇头,指着“金不换”三个字,坦然道,“我在宣华街开了一家铺面,名字就叫金不换。我是算命的,就想给自己的铺面提高知名度。”
柳望林都惊呆了,他脑洞再怎么大,也不可能超越几千年的见识,猜到林文和请他说书只是为了打广告。
他瞠目结舌,林文和却小声道,“我一共准备了三个故事,如果先生讲得不好,我可以给先生兜底,绝不让您辛苦。”
柳望林刚开始说书的确是为了糊口,但他做久了,渐渐有了些名气,也开始爱惜羽毛。
赚钱只是其一,同样他也在意捧场的人多不多。这故事跟他以往讲的志怪完全不同,他担心受众不广。
“先生不防以一月为限,要是真的没客人愿意听,你重新讲别的故事也行。”林文和这一要求,让柳望林脸色不那么难看。
他其实早就想尝试多种故事,只是生活都成了难题,哪能由着他。
既然对方愿意兜底,他不防试一试。而且只是一个月,就算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家都肯冒险,难道他连一个月都不敢试?
柳望林点头,“可以。”
他点了点,“不过这故事有点太平,我想再添些。”
林文和摊了摊手,示意他随意。
柳望林向掌柜借来文房四宝,照着故事修改一番,拿给林文和看。
经他这么一改,确实人物更生动了。林文和首肯,“就这么干吧。”
两人找来掌柜立了一份白契,约定如下:若是每日打赏不足一百文,林文和补足。若是每日打赏超过一百文,一百文交由茶馆和柳望林支配,其余部分由茶馆、柳望林、林文和三人均分。
林文和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分到一笔钱。虽然他不指望这笔钱,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签完契约,林文和再没了顾忌,将剩下的两个故事也拿给柳望林看。
往常柳望林写的志怪小说,多数说的是人妖恋,情节老套不说,故事结局还很单一。但林文和给的这两个故事却是掺杂着各种易经、术士、八字测运,让故事显得扑朔迷离又惊心动魄,更能吸引听众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