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这里都是慢舞,《白毛女》里不是还有从庙里跳下来的?这个最高点不超过贡品台的高度就行。”
“这样的话,可以试试。”
舞美队经过批准后,就开始给他们做舞台。
六月中旬,舞台完成,是在大礼堂舞台的基础上做的,舞美队喊她过去验收。
舞台还没有上色,是木板的颜色,沈娇宁走上去跳舞试了:“可以。”然后根据舞台把一些动作和走位进行了调整。
舞蹈队的人看见这个舞蹈,都惊讶极了,他们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台子上跳过舞。
沈娇宁站在小台上给他们介绍:“这里可以走下去,出口在观众席背面,他们看不到,只能看到这个上来的路。跳笛子舞的九个女兵就从这里走上去,再从这里下来,实际只有九个人,视觉效果却有好多。”
她走了一圈给大家看:“大自然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
孟良吉跟着她走了一圈,惊奇道:“还真是,你们可以站到上面来看,这个小台像不像个阴阳鱼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就是大自然嘛。”
沈娇宁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舞台搭好,还有几个她和男主演的动作也可以开始排练了。
这个动作是她站在小台的最高处,杜思远站在下方舞台上,他们直接从空中的一个托举开始,最后以托举结束,她站回到高台。
这样的接触有四段,穿插于整部舞剧中。每一段的程度和动作都各不相同,分别表示人与自然的第一次接触,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得庇护,破坏大自然,以及最后人们扑灭大火,保护大自然,和谐共处。
孟良吉看着正在跟杜思远试动作的沈娇宁说:“沈同志,你这是藏私啊,我怎么觉得你这人与自然接触的四段舞才是精华?从台上直接开始托举,这是你自创的吧?这创意可比笛子舞厉害多了啊。”
毕竟笛子舞只是使用道具的不同,但她这个托举的形式,他敢说,哪怕是国外也没有人这么做过,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对,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以前也从来没有看到别人这么做过。”哪怕后世她也没见过,这是一个她想了很久但还是第一次实行的想法,“不过我可不是藏私,我是怕这个舞台做不出来,或者领导不让用,那我也有平地双人舞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