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霞疑惑:“你妈妈也在这边吗?”
闵老师家跟他外婆家整个村子都没一台电话机,两人是怎么完成沟通的呢?
闵老师连连摇头:“不是,我说了他们就听了。”
陈敏佳直接撇嘴,简直可以说是咄咄逼人:“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讲?”
就因为害怕得罪亲戚吗?那可是他表妹,他明明可以早点改变她们的人生的。
闵老师就摸着鼻子苦笑,根本没办法接腔。
他要怎么说?就连这回之所以能说动堂姨爹和堂姨妈,还是因为自己给他们画了大饼。不是将来表妹有了体面工作就能挣钱孝敬他们,而是她们能到乡里工作,将来就有机会嫁到乡里,天天吃大米白面。
这话要是叫郑明明和陈敏佳听到了,她俩肯定要跳脚。为什么得嫁人才能吃得上大米白面,自己挣钱买好吃的就不香吗?
他无法解释本地人的传统观点,女儿嫁个好人家,是父母对她最真切的期待和最真诚的祝福。
这,要比什么读书识字找好工作实在的多。
陈凤霞也没摸清这里面的弯弯绕,她只点头强调:“行,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我希望等到我的厂子办起来时,能有足够的识字女工可以上岗干活。还有就是,我后面计划在学校里面也安排些手工活,勤工俭学的孩子能拿到钱。将来他们考上了高中,我也会赞助的。这个,原则上我安排给女孩,因为我的公司需要的女性人才更多。”
这话当真没什么说服力。闵老师又不是不知道她干房产中介和婚纱影楼的。两项工作,哪样都不是“男士止步”啊。
可他也明白陈老板的真正用意,就立刻点头答应:“这事我来办。”
哇,好大的口气,他又不是什么干部,哪儿来的脸面可以应承?可他是十里八乡第一位大学生,毕业后还留在了城里当先生,是体面人。大家自然要卖他几分面子。
看,本地人不是真不知道念书的好处。
再者,因为网络生存实验项目是闵老师争取来的,这让朗乡名声大振,卖出了不少土特产。他还带来的想投资办厂的老板。大家当然得认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