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扯着嗓子喊了句:“同学们,你们不要着急。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盖你们的新家了。等到房子盖好了,你们也能搬进县城的楼房里。”
小学生们本来没人想到房子的话题。可是现在这个给他们书包的叔叔说有新房子住了,大家就开心的不行。
以后他们就能跟城里小孩一样啦,住那种电视上才有的房子。
陈文斌看着苦哈哈的朱老板,主动帮忙出主意:“要是这边实在赶不上,你不如再从老家招人过来嘛。人都是常做常有的,你怕什么。”
朱老板一副快要哭的模样,无奈地叹气:“也就只好这样了,我这边也耽误不起呀。”
陈凤霞看着他垂头丧气离开的背影,侧头瞧了眼陈文斌。
一肚子坏水的陈总就冲她笑:“哎哟,陈老板,这来的新人房产证你还是得150一个人啊,可不能给我涨价。”
陈凤霞恍然大悟。他就说这人怎么安这种好心,还给人主动出主意。
呵,合着是他3栋楼还没有卖完,让人免费给他拉客户呢。
朱老板带出来的人又怎么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前面的工友都在城里有自己的房子,安下了家;他们不有样学样才怪。
陈凤霞白了眼陈文斌,也痛快地答应:“行,咱们不是一把头买卖,常做常有,我不会涨你的价的。”
至于朱老板要怎么办?那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他又不是她生的,他要怎么做买卖是自己的事,她又不欠他的。
陈凤霞从上元县回到家,大女儿郑明明已经报完名回来了,正坐在沙发上翻看一本书。
她跟着班上同学一块儿去报名,倒是没让爸爸妈妈插手。
陈凤霞看著书名《小酒馆》,颇为惊讶:“明明你去旧书摊子了?妈去书店买一本好了,还费这么多功夫。”
郑明明摇头:“不是买的,我从班上图书角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