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蒋年心虚:“你哥心高气傲……”

这和心高气傲没什么关系,他就是写酣畅了,忘记了习字的技巧罢了。

晋恪一字字指着他的问题:“这民字,极丑,钩得太锋利。”

“这利字,怎么能把禾写进了立刀里!”

全是问题。

看完这一句,晋恪忽然反应过来,蒋年这一句,写的是“取利于民”。

她一惊,认真看了其他的内容。

这则小论,论的是百官从民中,谋私利。

晋恪很少能看到如此犀利的言辞。

朝堂上,百官其乐融融。

偶尔有劝谏,也是先赞一番,再委婉提出问题所在。

但蒋年写的坦直。

并且,蒋年写的问题,晋恪之前没听说过。

朝中官员,还有上不了朝堂的小官,都是官。

晋恪知道,他们身份已经和普通百姓不同。

比普通百姓高贵些,也比普通百姓富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