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虽然对于女子比她想象里的宽容,可毕竟还是一种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舅母李云华这种榨取女儿价值为儿子换红利的想法,应该是当代主流,也不好去评价她太多——毕竟她就是这样被教育出来的。
然而顾老爹和顾老太为人处世的宗旨和态度,却让顾得欢刮目相看。
顾敏被休回娘家,一般人家都会对这女儿没好声好气,有些甚至根本不让她进家门,觉得她把娘家的脸丢尽了。然而顾老爹和顾老太却一点都没嫌弃顾敏和她,亲热的接纳了她们娘儿俩,住在家里多年,从未听到过一句埋怨。家里虽然穷,可吃穿用度都不少她们一分一毫,顾欣顾曦吃什么,她也吃什么,顾欣顾曦添了一件衣裳,她也能穿上新衣。
方才顾老太说的话,真是全心全意的在为顾欣打算,若是按着李云华说的,郑家去借了银子来娶顾欣,顾欣嫁过去就等做牛做马的还债,那她的日子便过得艰难了。
顾老太说得好,小定大定这些重要日子需要的礼数,一样不能少,说明婆家人重视这个儿媳妇,然而却没规定非得要金子银子,只要能表达心意的便很好。这样一来,既能顾全郑家的体面,又能让顾欣被婆家人看重。
郑家果然很重视,媒人隔两日便回来了,拿了一张纸过来给顾家看。
请人排了双方的八字,样样都能合上,大吉。
另外把小定和大定以及成亲的三个日子都送了过来,每个日子后都还标了要送的礼数。小定是一套顾欣穿的春装和鞋袜,大定是一对银角篦和一对手镯,成亲那日的礼数是照着禹州城里寻常人家用的来,没有短少一分。
顾老太看过以后点头道:“就这样罢。”
媒人见顾家同意了,欢欢喜喜去郑家回信儿了。
“郑家还真是个讲究人家。”顾老太挺满意:“一对银角篦虽说值不了什么钱,但也是人家的心意到场了。”
她看了看李云华:“这些东西都给欣丫头带回去,你别老想着要留点啥下来,咱们还得添点东西让欣丫头带着过去,女孩子没陪嫁撑腰,到婆家直不起身子,人家会说咱们是卖女儿呢!”
李云华哪里敢出声,只能点头答应着。
家里也不知道攒了多少银子,居然要让顾欣带些去婆家,那不是给外人花了吗,想想都觉得肉疼,她生的这个姑娘,可真真是一个赔钱货。
“今年咱家喜事多哩。”
顾老太看了看周围几个晚辈,一脸舒坦的笑容:“敏儿五月份嫁人,欣丫头十月成亲,好事都凑到一块儿了。再过两年欢丫头,宁哥儿也该讲人家了,咱们顾家可是喜事连连呐。”
“阿婆,我不要成亲好不好?我就到家里住一辈子。”
顾曦听着没点她的名字,心里头挺高兴:“还是家里好,我才不想去别人家呢。”
李云华扬起手就拍了下她的头:“看你说的啥话,哪能到家里呆一辈子的!”
看着她娘鼓着眼睛瞪着自己,顾曦有些害怕,摸了摸脑袋,掉了几颗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