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几个月前结束的那段感情,刑卫东觉得,小红换成赵大丫,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他数出十二张十块钱,又点出十张工业券,递到售货员手上,“同志,请清点一下,如果没问题,麻烦帮我把这只手表装起来。”
娶媳妇至少要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既然下定决心要和赵大丫同志结婚,便不能委屈了人家,别人的媳妇有的,他刑卫东的媳妇一定要有,别人的媳妇没有的,他的媳妇也要有。
手表有了,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收音机,等到了部队上,他再慢慢淘换。
刑卫东从县城回来已经是晚上,刑家当晚便决定要开个小会,以讨论老大的婚姻问题。
王改秀的立场很坚定,她喜欢赵大丫,就想要这个儿媳妇。家里三个儿子,老大一把年纪没个媳妇,还是靠着家里,才找到这么一个合适,老二呢,娶了城里的姑娘,和他们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好歹不在一个锅里搅食,以后自己和孩子爹就跟着老大一家过了,老二只要家里和睦,爱咋咋地吧,老三呢,年纪还小,娶媳妇且得等几年,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就看这眼下,她就觉得大丫不错。
刑虎,一向跟着老婆走,至于刑卫北,他没有发言权。
赵青禾神色淡淡,这么长时间过了,要是刑卫东还不愿意,也不能强按牛头喝水,这婚事可以作罢。
只不过离了刑家,自己的名声在这村里也就坏的差不多了,得叫刑家想办法送自己去县里上夜校,不能这么灰溜溜的离开。
就是这么些天相处下来,还挺舍不得刑家阿妈。
刑卫东看了看屋内众人的神色,把才买的手表拿出来,郑重其事的递到赵青禾手上,“你放心,咱俩的婚姻作数,我一会部队,就打结婚报告,争取能让你早日随军。”
赵青禾讶异挑眉,打开盒子一看,一只女士手表静静的躺在里头,这算是定情信物?
王改秀笑的眉不见眼,连连拍手,“好啊,就是要这样才好,我可认准了大丫这个儿媳妇,不带换人的。”
初十这天,林大成又去了红星公社一趟,见了关少甫,把刑卫东快要回部队的事情告诉了他。
“这一走,没个一年半载的,可回不来。”这话是刑卫东让他这么说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卫东只让自己原话转告。
关少甫混浊的眼球闪过一丝焦急,一年半载,自己的身体恐怕撑不了这么长时间。
半晌,他佝偻的腰彻底弯了下去,就像一块曲木,再无直起来的可能。
“罢了,你叫他来,我给他治。”
“那条件是?”
“不用他帮我照顾那人的孙子,那人要是活着,替我给她一千块钱,要是死了,就给她的后人一千块钱吧。”
一千块钱不少,可刑卫东当兵多年,不至于连这点积蓄也没有,林大成松了口气,回去后就把他的要求告诉给了刑家人。
“能治就好,能治就好,一千块钱我们愿意出。”王改秀激动的热泪盈眶。
“打东子当兵的第二年起,隔三差五的就给家里寄钱,家里用了一部分,剩下的我都攒着。”满打满算,也有个小一千了。
关少甫果真有本事,几针下去,刑卫东就感觉下身涌上一股热意,低头去看,许久不见动静的那玩意儿已经抬起了头,虽然不比从前精神,但很显然,它“睡醒”了。
“我再给你开几副药,按时服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切忌不能出精,否则前功尽弃。”
“这一个月后,半年内莫要行房,这半年一过,老夫保你和从前一样。小伙子,我信任你的人品,你可千万不能让我失望,不然老夫,去了阴曹地府,也要在阎王面前告你一状。”
关少甫在纸上写下那人的姓名,年龄,地址,又道:“这么多年没见,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经改名换姓,若是找不到叫这个名字的,就在这个地方找一个左手背上有月牙胎记的,这便是她没错了。”
刑卫东收好纸条,向关少甫敬了一个礼,等找到纸条上的人,把钱给她,这事就两清了。
回部队的路程远,得在火车上呆两三天,刑卫东把行李打包好,饭盒,搪瓷缸子一并都装进军用背包里。王改秀一次性烙了十来张白饼,都给他装进背包带走。
“东子,”娘送儿出门,眼睛红了一圈,“一个人在部队,可得好好照顾自己,天凉的多穿件衣裳,晚上把被子盖好。路上记得吃饼,别捂在包里捂坏了。”
“大包里装的有蘑菇木耳,还有娘去年做的两只熏鸡,还有你媳妇腌的一坛咸鸭蛋,记得给你的领导和战友分一分,让他们都尝尝咱们家乡的味。”
刑虎不善言辞,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只说了三个字,“好好干。”
夫妻名分初定,再看刑卫东时,赵青禾已经将他当做了自己人,大方上前,拥抱住他,“保重。”
一股淡淡的馨香划过鼻尖,刑卫东心头涌上一股不一样的感觉。
来不及多想,一家人已经把行李装好,等着送他去村口等车,王改秀再一次提醒儿子不能忘记打结婚报告。
……
“他冷不丁的提出要和你结婚,你就没怀疑过这里头有问题?”
正月十五这天,刑大妹气冲冲的来找赵青禾,一进屋,什么话也不说,眼睛红得像两个桃子似的,趴在炕上直哭。
窝觉的阿黄都被她吓醒。
好不容易不哭了,问她为什么哭,眼泪珠子又想断线的珍珠似的,就那么滚了下来。
哭够了,才说为什么哭,原来是她一直暗恋的男人突然提出来要娶她,刑大伯和刑大娘却死活不同意。
上次在大众饭店碰到的,那个叫韩青的姑娘,听说下个月十五号就要定亲。
那姑娘也是大河湾人,但赵青禾记忆里没这么个人,打听以后才知道,韩青父亲早亡,母亲虽然没改嫁,却回了娘家,还把她们姐妹俩也带去了,这都是赵大丫十岁以前发生的事,是以她不认识那姑娘。
就听刑大妹低声道:“我不傻,钢子哥突然提出要娶我,我知道是因为韩青,韩青把他抛弃了,他赌气,但我就是喜欢他,打小就喜欢,我才不管他是为了什么要娶我,我就是要嫁给他。”
啥姑娘呦,你倒是理直气壮,你父母现在怕是后悔死了,后悔没早点你那点子情情爱爱的念头掐死在萌芽中。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安安分分跟着他,一心一意的,时间长了,有了孩子了,他还能想着那个韩青?”
这么想有错吗?也没错,乍一听挺有道理,但做父母的可不敢让闺女用婚姻做赌注,赌一个男人不确定的未来。
赵青禾劝她,“刑大妹,你就是让孙钢蒙蔽了你的双眼,你不为你自己想,也得为了你爹娘想吧,他们可就你这么一个闺女,独生女儿!要不要招赘的事情先不提,嫁什么人,你可得竖起耳朵听听她们的意见,孙钢真不是好对象。”
刑大妹头垂的低低的,一脸倔强,“那咋办,我就是相中他了,这辈子除了他,谁也不嫁!”
越劝越上头,赵青禾不敢再劝下去,就怕激起了刑大妹的逆反心理,“孙钢的家里人不一定愿意吧?”
别看刑富贵是大队书记,在村里的地位高,可她的女儿,还真不符合这年月老人挑儿媳妇的标准。
独生女儿,以后不得负责给爹娘养老啊,这女婿也得亲爹亲娘,岳丈岳母,两头孝敬,要是儿子多的人家,或许还不考虑这个。但据她所知,孙钢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人家父母不一定愿意儿子娶刑大妹。
王改秀那屋里,刑大娘愁眉苦脸,“我那个讨债鬼,针扎不进,水泼不进,说什么也要嫁给孙钢,她二娘,你得帮我劝劝,我和她爹不指着她养老,我们就想给他挑一个好人家,要是孙钢心里没别人,我们愿意把闺女嫁给他,可大河湾谁不知道,他打小就和韩青好,长大了也没少来往的,要不是韩青攀了高枝,他能挑引我家大妹,你说那丫头咋就那么傻。”
王改秀劝妯娌,“你把心放肚子里,什么也别和大妹说,去孙钢家找老孙两口子,就说你们愿意把大妹嫁过去,条件是,他们两个的第一个孩子,得姓刑,你就这么说,老孙家两口子保准不答应。”
老孙家三代单传,这家人,根子里就没有生第二个孩子的命,让第一个孩子随外姓,这不是绝自家后呢,他们不可能同意。
王改秀出的这个主意戳在了,刑大娘心坎上,是啊,她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作者有话要说:本书入v啦。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