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第73章 结婚

喜服是常规的棉衣棉裤款式,最大的特色是颜色够红艳,用料够厚实,做工够精美。

再套上大红色的刺绣外褂,校嘉华顿时变成了,加红、加大的年画娃娃。

据说这套喜服,是村里针线活最好的媳妇儿们,白天下了工,晚上主动加班加点缝制的,一针一线都是工夫。

喜服表层用了白二婶送的上等丝绸,绣工细致活泼,花样大气又清雅。校嘉华还没细看,就被她娘崔丽芬梳了头发,盖上了一顶红彤彤的大盖头。

“除非新郎官来揭,你自己可不许乱动!”崔丽芬嘱咐完,就急急出了屋子。外面有人高声喊,“新郎官已经到了!”

校嘉华听见了,想掀开盖头冲出去,立即被邻居程春霞按住手,“笑笑,你可别乱来,当心不吉利!”

不得不说,反封建迷信工作,任重而道远啊。校嘉华只好打岔:“春霞姐,你在我这里,村供销社不开门吗?”

程春霞好笑道:“这么重要的日子,我再忙也得来看着你。放心吧,供销社有蔡小菊在呢。”

拗不过大家,校嘉华只好老老实实盖着盖头,基本靠猜地度过全程。

百鸟朝凤吹到最热闹的时候,房间的门再次被打开,一队人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一二一二”走了进来。

是白恪言带着战友来接亲了。

校嘉华没有小鹿乱撞,反而熊熊燃起了一颗八卦之心。农村嘛,多多少少要闹腾一下新郎官,她很好奇,老乡们给解放军同志设置了什么障碍。

然而,媒婆对着新郎和新娘,说了一堆吉祥话,又是撒花生,又是撒莲子,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为难接亲团的意思。

毕竟,几个一米八的解放军同志,齐刷刷往院子里一站,男人沉默了,女人害羞了,谁敢去闹他们啊?

末了,媒婆还特狗腿地说:“新郎官,您可以给新娘子穿新鞋,接新娘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