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刘二梅和谭桂香赌上几十年的阅历,都认可了一件事——她们的社长,绝非池中之物。

新老社员的尴尬期没有太久,因为她们很快忙得不可开交。

镇上增加香皂票的申请批下来了,由各单位按需、酌情发放给工人和群众。

随着香皂票到位,不用宣传、不用推广,全镇的购买热潮立即重燃了。

硫磺皂,硼酸皂,草药皂……名目繁多,样样有讲究。

一怕穷二怕病的年代,还有什么比“抗菌消炎”的广告更打动人呢。

更何况,五星药皂的价格,和上海药皂相比,便宜近一半,简直专为无产阶级打造。

心理上、物质上,都没有错过它的理由,买就对了。

上次没买到的,一下班就来排长队。买到的,借票也要回购,送给亲友十分体面。

药皂卖到一半,供销社的业绩就番了两番,校嘉华和刘镇长的赌约,以胜利而告终。

目标达成当天,刘镇长亲自来到供销社,慰问所有社员。

他鼓励校嘉华:“校同志,三八妇女节快到了。鉴于你的优秀、勤劳,镇上决定,把你推荐到县里,评选‘三八红旗手’!”

校嘉华立即拒绝三连:“不是我,我不要,别闹了!”

“为什么?”还有人拒绝这样的荣誉?

“因为,这些都是……黄副厂长的功劳!”

校嘉华搬出黄新萍当盾牌,“当初,如果不是黄姐先斩后奏,果断拨款,开发改良香皂,供销社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未来,五星香皂还会销往全县、全省甚至全国,为本镇争光,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所以我提议,黄新萍同志,才是真正的妇女楷模,真正的‘三八红旗手’!’”